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依據合同法的規定,在合同具備一定的情形時,一方可以通知對方解除合同,對方有異議可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請求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行使解除權必須以當事人享有解除權為前提。由于解除權的性質屬于形成權,故不需要對方當事人的同意,只需要解除權人單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發生合同解除的效力。那么在起訴要求解除合同,應當如何處理?
(一)解除權人可以不經“通知”而起訴解除
第一,起訴解除實屬解除權人的無奈之舉。依據合同法第96條的規定,當合同相對方存在違約或者由于不可抗力等客觀條件影響時,解除權人可以直接通知對方解除合同,終止履行其合同義務,即可以很好地達到維護自己利益的目的,這在大多數一次性合同 中是有效的。但在如案例中承攬合同、租賃合同等繼續性合同中,解除權人往往希望對方停止履行、恢復原狀,如果對方置解除通知于不顧,坐收漁利(租金),認為只要我繼續履行,你就得照付租金或者報酬。此時的狀況對解除權人是不利的,因為其一,解除權人對自己是否正當行使了解除權,還未謂可知,其不敢貿然采取進一步的行為;其二,對方還享有異議權,一旦提出異議,可能會被判決解除不成立,解除人將會受到損失。所以實踐中解除人勢必不得不提出解除之訴,一并解決善后事宜。
第二,即使已經通知解除,解除人也可以再提起解除之訴。考慮到實踐當中,相當多的當事人并不知道有一個異議期,只是消極地置解除通知于不顧,且三個月的異議期有時對于守約方來說過長,為了盡早結束權利不明的狀態,更好地保護守約方的利益,應當允許其提起解除之訴。
第三,解除權系權利人的一種權利,可以放棄直接行使而以訴權的形式要求法院判決。法定解除權是合同當事人一方的權利,既然是權利就應當允許權利人采取合適的方式行使,只要沒有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沒有侵害第三人的利益,就應當允許解除權人對自己不經裁判可以直接通知解除權利放棄,因此解除權人可以不通過徑行通知的這種簡便方式行使其權利,而通過訴訟的方式進行解除。
綜上,解除的意思表示無須以訴訟的方式為必要,但并非不能以訴訟的方式行使。
法律依據:《合同法》
第九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第九十六條 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合同的解除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如果想要解除的一方擁有合同的解除權,應該先通知對方,在通知到達對方受傷時合同解除,對方如果解除有異議,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工傷認定流程規定有哪些
2021-01-27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