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部分未成年人即使有犯罪的行為,此時也是不能認定構成犯罪,那自然也就不能追究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而在實際計算未成年犯罪的年齡時,就要嚴格按照法律中的規定來操作。那究竟未成年犯罪的年齡該如何計算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未成年犯罪的年齡該怎么計算
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國家(例如日本)的定義上是指未滿二十周歲的公民。對未成年人法律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根據1995年5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的規定,刑事責任年齡一律按公歷的年月日計算,并且應自行為人出生的年月日起按日為單位計算實足年齡。
二、未成年犯罪如何判刑?
對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時要注意以下情況:
1、對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的未成年犯,除依法判處無期徒刑以外的,一般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也不應單獨適用剝奪政治權利。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應當”的含義是法定指令性,“減輕”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從輕”是在法定刑以內輕判。同時應注意到對未成年人罪犯不能適用死刑,包括不能適用死緩。
3、未成年人犯罪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的,其附帶民事賠償責任由監護人承擔,未成年人有個人財產的,應當由本人承擔,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予以賠償。
4、對未成年罪犯中的初犯、偶犯,如果罪行較輕,悔罪表現好,并有犯罪預備、中止、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等情形或屬被脅迫、屬從犯,或有自首、立功表現的,一般應當免予刑事處罰。
5、大膽適用緩刑,減少關押,防止“近墨者黑”。對未成年犯應盡量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上改造,對于宣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是法定)的未成年罪犯,只要犯罪后有悔罪表現的,家庭有監護條件或者社會幫教措施能夠落實,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應當適用緩刑,以免造成勞改場所交叉感染。同時充分發揮家庭及社會教育、感化、挽救的作用,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改造環境。
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如果未成年人未滿14周歲的話,則此時是一定不能認定構成犯罪,而對于部分的嚴重犯罪,則已滿14周歲就要承擔刑事責任。但大部分的犯罪要求行為人年滿16周歲才能被認定為刑事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嗎?以后還能查到嗎?
未成年聚眾斗毆罪該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7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
2021-02-18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