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的聚眾擾亂秩序罪,其實也就是指《刑法》中規定的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結合相關法律中的規定,對于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情節嚴重造成重大損失的,可能涉嫌犯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雖然擾亂了社會秩序,但是情節并不嚴重,未造成重大損失,不犯本罪。也就是說,情節是否嚴重是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罪與非罪分界線。那么,構成聚眾擾亂秩序罪怎么判刑處罰呢?律霸小編馬上在下文中為你詳細解答這個問題。
一、什么叫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一)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概念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是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秩序。這里所說的社會秩序不是廣義的一般的社會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圍內的社會秩序,具體是指國家機關與人民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單位的生產與營業秩序,事業單位的教學與科研秩序。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以聚眾的方式擾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正常活動,致使其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3、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但是只懲罰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
4、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這種擾亂活動,制造事端,給機關、單位與團體施加壓力,以實現自己的某種無理要求或者借機發泄不滿情緒。
二、聚眾擾亂秩序罪怎么判刑處罰
犯本罪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從《刑法》的量刑標準,我們知道聚眾擾亂秩序罪怎么判刑處罰。值得一提的是,成立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構成本罪需要情節嚴重,行為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不犯本罪;其次,本罪只懲罰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其他參與人員不認為是犯罪;再次,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于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剝奪政治權利期間再犯罪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如何撰寫交通事故和解賠償協議書
2021-02-14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