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們國家的法律規定中是可以從寬進行處理的,而且在審理的方面也是有著相關的政策的。就比如說如果未成年人犯罪了之后審理是有著不公開的規定的,那么對未成年犯罪一律不公開審理的相關規定都有什么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由此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即不滿十八周歲犯罪均不得公開審理,只是在有限度的范圍內允許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派代表到場。
一、那么,具體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齡階段,就要涉及到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我國刑法第十七條對此有相應規定: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綜上,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系已滿16周歲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階段的年齡,以及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犯特定之罪的,無法不得公開審理,只有在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屬于相對有限度的公開。
二、未成年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了犯罪行為。未滿14周歲的人實施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不認為是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為,才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歲以前和14至16歲期間都實施了上述行為,那么只對14至16歲期間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14歲以前的行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為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都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滿16周歲前后都實施了上一個問題所說的犯罪行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滿16歲以后的行為的刑事責任,對16歲以前的行為不作為犯罪一并追究。
對未成年犯罪一律不公開審理的相關規定是有的,但是也是可以相對的公開一部分審理的。公開一部分審理也是要有一定的條件的,是需要當事人的同意和法定代表人的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公開審理。所以說我們對于這個問題還是要深入研究的。
2020年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嗎?以后還能查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復議機關責令重作但原行政機關不履行怎么處理
2021-02-08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非法集資如何處理
2021-01-26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