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正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
1、行為人負有法律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
2、行為人履行特定的義務;
3、行為人沒有履行該特定義務。
(一)行為人負有法律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一定的作為義務是不作為犯罪構成的前提條件,只有具有特定作為義務的人才能成立不作為犯罪,如果不存在這種特定的義務,就無法構成刑法上的不作為犯罪。但也并非所有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作為義務都可以成為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根據;如我國憲法第53條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那么某有錢人見有個乞丐餓倒在自己家門口視而不見,還把剩菜剩飯倒進下水道,結果兩天后乞丐餓死了,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規定的義務也應該作為不作為義務的來源,既然有錢人違反了社會公德,我們就此可以認定其構成犯罪,但顯然這與我國刑法學界的通說是相互矛盾的(刑法理論的通說認為,只有法律性質的義務才能成為不作為犯罪中作為義務的發生根據,單純的道德義務不能成為作為義務的發生根據)。如果某有錢人見其妻子餓倒在家門口還見死不救,結果導致其妻死亡的就構成不作為犯罪。
我國婚姻法第14條規定“夫妻有相互撫養的義務”;刑法第193條又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它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構成遺棄罪。所以需要說明的是,違反非刑事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并非都構成不作為犯罪的義務根據,只有經刑法認可或要求的,才能視為作為義務的根據。基于上述分析,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是指法律、法規所規定并經由刑法認可或要求的作為義務。
(二)行為人能夠履行特定的義務:這種不作為能夠對于危害結果形成的關鍵因素。法律不能強人所難,因而行為人雖然具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但由于某種客觀原因而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實際可能性,也不構成犯罪的不作為。例如值班醫生有救助病人的義務,但如果醫生自己都得了“非典”,他根本就沒有能力救助病人,如果法律規定醫生在這種情況下構成犯罪,那就不夠科學了。再如,軍人在戰時有服從命令、奮勇殺敵的義務。但如果戰士在戰斗中英勇負傷,沒有履行義務的能力了,此種情況下,法律還要求其履行作戰義務,那這樣的法律就太野蠻了!在這方面,我們國家的有些規定顯的不夠科學,例如我國刑法規定戰時軍人投降是犯罪行為。而美國的法律規定,軍人在戰時,如果沒有抵抗能力的情況下可以投降,但在有能力進行抵抗的情況下而不抵抗則構成犯罪。
(三)行為人沒有履行該特定義務:在認定有沒有履行時,不能簡單以行為人的身體動靜為標準,而應以法律所要求或期待的作為是否得以實施為標準。①行為人有時也實施某些積極的動作,但不是法律所要求或期待的作為,仍然是未履行特定的義務。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履行義務的不作為行為不僅可以表現為一定的行為而且會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既可以表現為不履行義務的消極行為,也可以表現為逃避義務的行為,還可以表現為抗拒履行義務的行為,無論是消極地不履行義務,還是積極地逃避、抗拒履行義務的行為,都是不作為的具體表現。不作為不是某一個別的身體動靜環節,而是一系列消極的或積極地客觀的外在表現”總之,不作為從其外在表現來看是不具有確定性的,但就內在本質而言就是未履行特定的義務。純正不作為犯罪,其實質是行為人未按照刑法的規范實施某種行為,其構成是否以一定的危害結果為要件,有無未遂,在理論上存在爭議。②既然犯罪構成中包含一定的損害結果,則當然有發生未遂的可能。而相反的觀點則認為“純正不作為犯是一種行為犯,其不以一定的結果為要件”③本文贊成第二種觀點,因為從所規定的“情節惡劣”這一點來看,沒有達到情節惡劣的程度就不構成犯罪,而這種程度而并不意味著必須產生某種結果,它實際上是指一定程度的危險。因此,純正不作為犯罪的成立并不以一定的危害結果為必要條件,也就談不上有未遂的產生。
我們的生活需要法律條約來約束我們的行為,而這些法律邊緣的準則是需要我們有一定的了解的。不作為犯罪是相對于作為犯罪而言的,但不作為犯罪卻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可以說不作為是一種特殊的行為。
不作為犯罪判罰是怎樣的?
不作為犯罪有哪些義務來源
不作為犯罪的先行行為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2017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法律系碩士,執業以來一直辦理刑事案件。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紹興市嵊州市執業,2019年7月開始在杭州市專業刑事所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執業,2019年12月成為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授薪合伙人,2020年3月被派駐到浙江靖霖(紹興)律師事務所擔任副主任一職,執業以來憑借深厚的法學功底,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精湛的執業水準、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浙江各地具有廣泛、良好的社會資源,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其為人正直、誠實守信、認真負責,多年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辦理了一大批在國內或省內具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曾為多名重大刑事案件被告人成功做無罪辯護、死刑立即執行案件改判為死緩的成功案例。累計辦理了多起重大刑事案件。
說能治好卻沒治好,醫院算不算欺詐
2021-01-02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機動車拒賠第三責任險可行嗎
2020-12-03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土地轉讓稅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09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