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犯下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歷來鼓勵自首,當事人到公安局自首,可以作為以后從輕發落的依據。一些犯罪嫌疑人認罪態度差,在參加庭審的時候翻供,對自己犯下的罪行矢口否認。那么,當庭不認罪不構成自首嗎?下面我們通過小編的這篇文章了解下。
一、當庭不認罪不構成自首嗎?
我國《刑法》第67條第1款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由此可以看出,構成自首必須具備兩個基本要件:
1、必須自動投案;
2、必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在司法實務中,考慮犯罪分子因形跡可疑或犯數罪中的部分罪行已被司法機關偵查發現,為鼓勵其積極認罪、悔罪和節約司法資源,《刑法》第67條第2款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二、如何認定當庭認罪?
當庭自愿認罪。所謂當庭自愿認罪,是指被告人當庭自愿承認被指控的犯罪。是否構成當庭自愿認罪,實踐中主要把握三點:
1、認罪須在當庭,被告人在偵查、起訴階段認罪,而當庭不認罪的,不能構成當庭自愿認罪;有的被告人當庭不認罪,庭審結束后、宣判之前表示認罪的,一般也不應當認定為當庭認罪。
2、認罪的程度只要求被告人承認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實即可。
3、認罪只要求被告人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并不要求被告人必須承認指控的罪名。
三、如何把握如實供述罪行?
1、必須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雖然并不要求供述全部犯罪事實,但犯罪嫌疑人必須如實交代其姓名、職業、地址、前科等情況,若因其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等情況而影響定罪量刑的,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2、在犯數罪的情況下應區分“同種數罪”和“不同種數罪”的具體認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這就是刑法的“余罪自首”制度,這一制度僅適用于“不同種數罪”的情形,而“同種數罪”情況下不存在自首情節的認定,但可酌情從輕處罰。
3、要注意在共同犯罪案件中自首情節的認定。對共同犯罪案件,《解釋》規定:“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
綜上所述,犯罪嫌疑人犯下案件后,在強大壓力下可能選擇自首。對自首情節的認定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即犯罪嫌疑人本人投案,并且如實供述罪行。因此,當庭不認罪不構成自首,不認罪只能給自己帶來從嚴處理的后果。刑事訴訟是將證據的,只要證據充分,當事人認罪與否都不影響審判。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租房開酒店,如何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1-11被拆遷人對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有意見咋辦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