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屬于詐騙類犯罪中特殊的一種,即此時進行詐騙行為基本都是發生在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中的,而因為涉及到合同的問題,因而往往造成的損害也是比較大的。而構成此罪需要符合規定的主體要求,那法律中規定合同詐騙的主體包括哪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合同詐騙的主體包括哪些
合同詐騙罪是司法實踐中比較常見罪名,它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合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
合同詐騙罪的主體,既可以由個人構成,也可以由單位構成。犯本罪的個人是一般主體,犯本罪的單位是任何單位。也就是說,凡年滿16周歲的人都可成為合同詐騙罪的犯罪主體,除了個人之外,單位也可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犯本罪的單位也不僅限于國有企業、公司,任何單位均可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二、單位犯合同詐騙罪如何量刑
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根據詐騙數額多少的不同,有如下不同的量刑標準:
(一)單位合同詐騙,數額5萬元以上不滿8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基準刑為罰金刑;8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基準刑為拘役刑;10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二)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 2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0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合同詐騙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合同詐騙罪行為人是否“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其客觀鑒別標準,關鍵是看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所以合同詐騙,簡言之,就是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擔保,故意制造假象使與之簽訂合同的產生錯覺,“自愿”地與行騙人簽訂合同,從而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
刑事犯罪的主體主要分為了兩類,包括自然人和單位,現實中大多數的犯罪都是由自然人構成的。而對于合同詐騙的主體來看,其中自然人和單位都是可以構成的,其中自然人只需要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并且同時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而單位的話,則也是一般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都能夠構成。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2020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新政策是怎樣的
2021-01-11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