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媒體多次報道了各地的非法集資案件,從案情分析來看,這些非法集資往往打著高息存款、股權或債券投資、理財產品等旗號,受騙的群眾數量較多且以中老年為主,騙取的金額巨大且許多都是養老錢,因此,這些非法集資不僅使人民財產受到極大損失,而且嚴重威脅了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和安定團結,國家也加大了對非法集資犯罪行為的打擊懲處力度,那么,洛陽非法集資如何處理呢?
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未經批準。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行為實質所在。
目前我國刑法規定了四種非法集資類的犯罪,它們分別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和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下稱“《追訴標準》”)第二十四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2、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
3、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五十萬元以上的。
根據《追訴標準》,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或者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依法予以刑事追訴。由于集資詐騙罪的主觀惡性及社會危害性較大,對于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集資詐騙罪,最高可判處死刑。
綜上所述,關于洛陽非法集資如何處理的問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于個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20萬以上,戶數超過30戶,造成直接損失超過10萬,單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00萬以上,戶數超過150戶,直接損失50以上的,進行刑事追訴,對個人集資詐騙超過10萬,單位超過50萬的,予以刑事追訴,情節嚴重的可判處死刑。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租用的門面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3拆遷房是否有房產證,買拆遷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農村宅基地過戶后遇到拆遷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