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法治社會,近幾十年的發展,法制化程度已經變得非常先進,人們都能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不僅是個人公司也要遵守法律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公司的發揮在那離不開籌集資金,但是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非法集資的情況,給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那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是什么?
一般情況下造成的損失就是巨大的經濟財產損失,也就是投資的金錢損失。
二、非法集資到底是如何定義的呢?
非法集資是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
非法集資需同時具備“四個條件”: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
(四)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個人向30人以上吸收存款;單位向150人以上吸收存款。
三、朋友圈內集資到底是不是非法集資?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羅國良副庭長稱,“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是認定非法集資的必要條件。有的人員沒有向社會公開宣傳,而是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這種情形之下,由于集資對象具有特定性,限定于親友圈或者單位內部人員等有限范圍之內,不是“社會公眾”,因此不符合非法集資的社會性特征。這種“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不屬于非法集資。
四、民間借貸跟非法集資有啥區別?
一個人要做生意、買房,向周邊親戚借錢,是一回事;向社會廣告宣傳某項目賺錢,收了許多人的錢,從規定上來看,是另一回事。
所以,民間借貸古已有之,向親戚、朋友借款再多,也只是民間借貸,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金融活動,不需要央行的批準,也就沒“非法集資”一說。但是,一旦通過現代媒體廣而告之,個人吸收存款的對象超過30人以上,就可視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一個公司的發展一般是通過融資額方式來讓公司變得更加壯大,但是有的公司采用非法的手段騙取投資者的財產,也就是非法集資,最終公司將籌集的資金卷走跑路,這嚴重影響受害者的經濟所有,也給社會正常市場秩序帶來一定的影響,將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公司在上市前通過股權轉讓來籌集資金,主要存在哪些隱藏風險?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公證可否進行財產分配
2020-12-10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