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支具有較大的殺傷力,一旦丟失,對社會即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我國法律規定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所配備的槍支一旦發生被盜、被搶或者丟失的事件,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以免造成嚴重后果。如果不報的,就構成丟失槍支不報罪,就要受到處罰。那么,丟失槍支不報罪的認定該怎么進行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話,可以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討論一下。
一、丟失槍支不報罪的認定該怎么進行
1、不違反認定罪過的基本規則。要認識這一點,可以借鑒有學者提出的客觀超過要素的概念,即認為在故意犯罪的客觀要件中,有些要素并不是故意的認識內容,而只是決定某一行為是否達到應受刑罰懲罰程度的社會危害性的客觀要素。
在犯罪的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并不是一一對應的,有些主觀要素(如犯罪的目的)不需要存在與之相對應的客觀事實;同樣,有些客觀要素也可能不需要存在與之相對應的主觀內容。
2、認定本罪的罪過形式是故意符合罪刑相適應的原則。
雖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本罪主觀方面的意志因素并不是對作為客觀的超過要素的“嚴重后果”的希望或者放任態度,而是對“槍支失控狀態”的希望或者放任態度,因此,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大大降低。這樣,雖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是配置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亦符合罪刑相適應的基本原則。
3、認定本罪的罪過形式是故意符合本罪認定的實際情況。
在司法實踐中,很難想象對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的行為直接追究刑事責任。而當發生“嚴重后果”時,司法機關也很難考證行為人對“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因此,實際的情況是只要發生了“嚴重后果”,不管行為人的心理態度是希望、放任,還是輕信能夠避免,都認定為丟失槍支不報罪。因此,將“嚴重后果”作為客觀的超過要素,進而將本罪認定為故意犯罪,符合司法實踐中認定本罪的實際情況。
二、丟失槍支不報罪的立案標準
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丟失的槍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員輕傷以上傷亡事故的;
2、丟失的槍支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3、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在實際案件中,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上文中小編對丟失槍支不報罪的認定該怎么進行這個問題做出了詳細解答,一般要先對行為認定構成犯罪之后,才能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都有哪些
取保候審期間再犯罪怎么辦
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有什么刑事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把車抵押給個人借款有利息嗎
2020-12-22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手寫房屋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3-03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