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是我國優良的文化傳統,從小我們就會被教導要見義勇為,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敢于伸出援手來幫助他們。但有些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選擇了漠視,那么這種情況下見死不救犯法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吧。
一、見死不救犯法嗎
在一般情況下,“見死不救”只是道德譴責的對象,不屬于刑法評價的范疇;但在特殊情況下,“見死不救”也會成為刑法評價的對象,“見死不救”者亦要承擔刑事責任。特殊情況指的是,當“見死”者負有法律上防止他人死亡的義務時,有能力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卻不采取措施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以至于他人死亡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其實質就是刑法理論上的不作為犯罪。
一般認為,不作為的義務來源包括: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職務或業務要求的業務;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是指由于行為人先前實施的行為致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權利處于危險狀態而產生的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先行行為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負有作為義務:
1、先行行為必須是行為人本人所實施的行為。
2、先行行為必須實際造成他人的危險狀態存在。危險是指足以使合法權益遭受嚴重損害的一種事實狀態。只有當該危險是由于行為人所實施的先行行為所直接造成時,行為人才負有防止危險結果發生的作為義務。
二、見死不救應該受到哪些處罰?
見死不救,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有作為義務的見死不救,二是沒有作為義務的見死不救。
對于有作為義務的見死不救,那行為人是觸犯刑法的。一般定性為故意殺人罪。例如,張三抱著鄰居的五歲小孩出去玩耍,小孩掉進糞坑里,張三嫌臟而不救導致小孩溺亡,那張三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按故意殺人罪來定罪處罰。又如嫖客到賣淫場所嫖娼時突發心臟病,妓女不救,也涉嫌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對于沒有作為義務的見死不救,不構成犯罪。如大街上李四被撞了,求路人張三救他,張三揚長而去,李四因沒有得到求助而死亡,那張三不構成犯罪。又如張三去一荒山上打獵,發現一棄嬰,明知不救棄嬰會死亡,張三沒救,也不構成犯罪。
在某些負有特定義務或先義務的情況下,不作為(包括見死不救)也能構成犯罪行為。如甲帶鄰居小孩出去游泳,甲在會游泳的情況下,放任小孩溺水死亡,構成過失殺人罪;但若甲為路人的話,見死不救,就沒有法律上的責任。
原則上并不犯法,此時也不用承擔什么法律責任。但要是附有特定義務的人見死不救的話,則其行為就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了,在這種情況下對其的處罰也就是刑事方面的。
我國有見死不救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土地承包合同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