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眾斗毆犯罪中,法律規定只處罰其中的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不過在定罪處罰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聚眾斗毆在什么條件下才能形成,其實也就是聚眾斗毆罪的構成要件內容,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秩序。所謂公共秩序,不應簡單地理解為公共場所的秩序,而是指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各項共同生活的規則、秩序,在實際生活中,聚眾斗毆犯罪可以是在公共場所,例如在公園、影劇院中,也可以是發生在較僻靜的私人場所。因此,無論是在何種場所進行聚眾斗毆犯罪活動,均應視為侵犯了公共秩序。
聚眾斗毆犯罪往往同時會造成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權利受到侵害的結果。但是,其所侵犯的主要不是特定的個人或者特定的公私財物,而是用聚眾斗毆行為向整個社會挑戰,從而形成對整個社會秩序的嚴重威脅。因此,公然藐視法紀和社會公德,破壞公共秩序,就是聚眾斗毆罪的本質特征。
(二)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糾集眾人結伙毆斗的行為。聚眾斗毆主要是指出于私仇、爭霸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而成伙結幫地毆斗。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但并非所有參加聚眾斗毆者均構成本罪。只有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才能構成本罪主體。所謂首要分子,是指在聚眾斗毆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謂其他積極參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聚眾斗毆中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對于一般參加者,只能依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追究行政責任,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犯罪。犯罪的動機,一般不是完全為了某種個人的利害沖突,也不是單純為了取得某種物質利益,而是公然藐視國家的法紀和社會公德,企圖通過實施聚眾斗毆活動來尋求刺激或者追求某種卑鄙欲念的滿足。行為人在思想上已經喪失了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是非榮辱標準已被顛倒。這種公然藐視社會公德和國家法紀的心理狀態,是聚眾斗毆犯罪故意的最明顯的特點。
某個行為要是同時滿足上述條件,那么就可以判定構成聚眾斗毆,至于是否構成犯罪,則還需要結合法律對聚眾斗毆罪的立案規定。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聚眾斗毆致人輕傷如何處罰
聚眾斗毆罪律師價格是多少 ?
聚眾斗毆罪有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寫幾個人名字
2021-02-17農民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1老賴拘留15天后怎么辦
2021-03-23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農村“外嫁女”是否可以分得林地補償款
2021-01-04拆遷補償協議書戶員沒簽字有什么后果
2021-02-13區片綜合地價能作為補償依據嗎
2021-03-04拆遷安置房產權證辦理
2020-11-24持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屬租賃性質,拆遷時有無賠償
2021-02-28拆遷談判時約定的補償內容沒有寫在協議中怎么辦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