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分為作為和不作為,故意殺人罪的作為就是指以法律禁止的手段結束他人生命的行為,那么故意殺人罪的不作為又是怎樣的了,它是如何進行認定的?下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為你做出解答,大家可以閱讀下文進行了解。
一、故意殺人罪不作為的認定是怎樣的
不作為是指犯罪人有義務實施并且能夠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應該做也能夠做而未做的情況。不作為客觀方面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1、行為人負有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
特定義務一般有三個來源,一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特定義務;二是職務上或者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三是由行為人先行的行為而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于危險狀態所產生的義務。
2、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性而未履行;
如果行為人雖有某種特定義務,但由于某種原因而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實際可能性,則不構成犯罪的不作為。
3、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即不作為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二、故意殺人罪不作為的義務來源是什么
1、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
即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并不限于刑法的明文規定,也包括民法、婚姻法、行政法規等非刑事法律明文規定,但要注意的是,并非違反非刑事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都能構成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尤其是不作為故意殺人罪的義務來源,只有那些經過刑法認可或要求的,才能視為是不作為故意殺人罪中行為人所負的作為義務的來源。
2、職務或業務上要求的義務;
擔任某種職務或從事某種業務的人,其職務本身或業務的性質就會決定他負有某種特定的義務,如醫生對患者的救助義務。
3、先前行為引起的義務;
這主要是指由于行為人先前實施的某一行為,從而使行法律所保護的某種權利處于危險狀態,而產生的防止危害死亡結果發生的作為義務。
三、認定故意殺人罪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1、殺人行為是類型性地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并非任何能夠致人死亡的行為都是殺人行為。
2、并非行為人主觀上只要有殺人的故意,其客觀上所實施的行為都構成故意殺人罪。
3、對實施積極“安樂死”的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而不能認定為無罪。
故意殺人罪的不作為必須是行為人首先要有作為的義務,才可能會構成故意殺人罪,要是行為人沒有該義務,則不會構成犯罪的。要是你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登陸律霸網站,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他們將為你做出解答。
故意殺人罪未遂判幾年,有哪些情況?
故意殺人罪情節較輕,怎么判刑?
故意殺人罪可以取保候審嗎,應遵守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抵押物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關于國家鼓勵開荒地的政策
2021-01-11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拆遷補償款屬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