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容易給他人的人身造成傷害,嚴重的話還會導致他人的死亡,而此時是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但是在具體量刑的時候則是以其中的致人死亡情況進行處罰的。到底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律霸小編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根據(jù)《刑法》第234條的規(guī)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jié)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情形
故意傷害致死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jié)果之間具有因果關(guān)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應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但對于傷害的對象不能作僵硬的理解,尤其應注意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
簡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jù)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guān)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fā)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jù)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guī)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jié)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fā)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zhì),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fā)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綜上可知,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而此時,還要對死者家屬進行民事方面的賠償。但具體的賠償是多少,則就需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才能確定了。希望律霸小編帶來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你進一步了解相關(guān)法律知識。
?故意傷害罪是如何賠償?shù)模??
?故意傷害罪輕傷二級怎么處罰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量刑是怎樣的
?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原產(chǎn)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學校是否可以做質(zhì)押
2021-01-10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被執(zhí)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能夠引發(fā)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被競業(yè)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什么是農(nóng)戶承包地使用權(quán)流轉(zhuǎn)
2020-12-08農(nóng)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zhuǎn)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父親再婚后宅基地面臨拆遷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如何認定
2021-01-04離婚未分割房屋上訴期間獲拆遷補償?shù)奶幚矸椒ㄊ鞘裁?/p> 2021-01-02
拆遷補償協(xié)議到底該怎么簽
2020-12-26溫室大棚拆遷補償多少錢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