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雖然沒有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但規定了故意傷害罪。并且,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僅是故意傷害罪的一個加重情節。那么,在實踐中,行為人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應當被如何判刑呢、下面,律霸小編馬上為您詳細回答。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所謂故意傷害,就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侵害他人身體的行為,但這種非法侵害必須達到對他人人身造成一定的損害程度;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損害結果的發生。
故意傷害致死也是故意傷害罪,死亡只不過是故意傷害的一種加重情節而已。在這里,行為人主觀上只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對死亡結果則是一種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
延伸補充:
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區別
故意殺人(既遂)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區別在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如果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殺人,那么就成立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雖然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但是也僅成立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
故意殺人中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生命被剝奪的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身體健康遭到損害的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對于死亡結果,行為人的主觀故意是過失,是指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意識到或者輕信自己能夠避免而導致了這種結果的發生。
從上面內容可知,行為人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將會被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另外,在實踐中,我們還要注意區分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你到我們律霸官網咨詢,我們將盡快為你提供法律服務。
?
?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量刑標準 ?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是什么? ?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辯護詞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15年鄭州關于國有土地上征收補償的實施意見明確補償條件
2021-01-03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軍人干部的配偶條件有哪些
2020-11-25可撤銷婚姻請求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2021-02-19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0-11-15土地出讓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0-12-30有關拆遷委托協議書樣本是怎樣的
2020-11-24已簽字的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