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況下勞動調解委員會回避
在勞動爭議調解中,申請回避是當事人的一種權利。根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及工作規則》第19條規定,調解委員會成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當回避,當事人有權以口頭或書面形式申請,要求其回避:
(1)是勞動爭議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
(2)與勞動爭議有利害關系的;
(3)與勞動爭議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調解的。
調解委員會對當事人的回避申請應及時作出決定,并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通知當事人。調解委員的回避由調解委員會主任決定。法院注重引入社會力量進行調解,從另一個方面促進了人民調解的振興。無論是委托調解還是協助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都是法院依靠的重要力量。高素質的人民調解員才能夠使委托調解與協助調解取得良好效果,這使得法院更加關注對人民調解組織成員的培訓與指導。我國民事訴訟法本來就賦予了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職責,在大調解和將社會力量引入訴訟調解的背景下,基層法院會更積極、更主動地做好這項工作。基層法院通過為人民調解員辦培訓班、邀請人民調解員旁聽法官審理疑難案件、復雜案件,解答人民調解員的咨詢,幫助人民調解員分析案情等多種方式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有的基層法院還專門設立了指導人民調解的機構,派專人與轄區內的各人民調解委員會聯系。法院的這些舉措,把民事訴訟法中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規定落到了實處。
二、勞動爭議調解遵守的原則
(1)事實清楚原則。所謂事實清楚原則,是指在仲裁程序中,應當堅持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調解的原則。事實清楚是調解的基礎和前提。只有查清事實、 分清是非,才能使雙方當事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違法的,從而促使當事人互諒互讓,達成調解協議。事實不清,不能調解。
(2)自愿原則。所謂自愿原則,是指在仲裁程序中,是否進行調解,能否達成協議,完全取決于雙方當事人的自愿。當事人如果不自愿,就不能調解。這就是說,勞動仲裁機關在仲裁程序中,要充分尊重當事人或調或裁的權力,不得強迫。
(3) 合法原則。所謂合法原則,是指在仲裁程序中,調解活動和協議內容,都必須符合勞動實體法和仲裁程序法的規定。就是說,調解程序和協議必須合法,否則不能成立。
對勞動爭議的處理,不見得就只能是申請勞動仲裁或者是向法院提起勞動訴訟,當事人之間在協商達成一致之后解決爭議,或者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來處理,這些也都是可行的。經由勞動調解委員會作出的調解協議,只會對雙方當事人產生約束力,但是該調解協議書并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在解決勞動爭議的過程中,調解也不是一個必經程序。
民事訴訟中的證人回避
公司法股東三個回避具體指的是什么
公證員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轉讓與上市公司的收購有什么不同
2021-03-03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無性婚姻訴訟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3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