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前人們對契約精神的不斷認知,在人們求職的過程中,往往會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以此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但是往往部分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那么,未簽訂勞動合同辭職有賠償嗎?下面由小編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勞動合同的概念
1、勞動合同 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二、未簽訂勞動合同辭職有賠償嗎
許多公司為了各種目的會避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但是有時候聰明會反被聰明誤,因為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有時可能會面臨賠償,如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員工辭職了該怎樣賠償?即如果公司沒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當員工離職時應該要怎么進行賠償?
1、首先是沒有簽訂合同的雙倍補償,一般計算11個月的工資;其次是單位未繳納保險的損失;另外可以主張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1個月工資。
2、一般而言,沒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算作是無固定期限合同,單位可以通過支付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來解除合同
3、如果還涉及保險問題,可以去勞動監察部門舉報,如果沒辦法補繳,造成損失,可以通過訴訟來解決
4、不能和單位協商,就通過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權利。
綜上所述,未簽訂勞動合同辭職有賠償嗎,且屬于合法的范圍之內。小編在此希望眾多勞動者能夠對合同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之下勞動者并非用人單位宰割的羔羊。希望廣大勞動者學會用法律作為武器,維護自己的切身權益,免遭欺騙。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簽訂勞動合同后可以辭職嗎?是否需要賠償公司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立案后多久自動撤案
2020-12-13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個人獨資企業違法如何處罰
2021-01-02收益性股權融資違法嗎
2020-11-18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