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一般的民事糾紛,當事人都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解決,且一般的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三年。但是勞動爭議與一般的民事訴訟不一樣。那么,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呢?如果要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解決勞動爭議,對于勞動爭議訴訟有哪些程序呢?對于這些問題的具體內容,本文將一一為您進行介紹。
一、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我國法院規定民事案件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請求民事權利保護的訴訟時效為3年,但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15日,即案件當事人如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書或不予受理決定書、通知書不服,應當在收到該仲裁文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一審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時限是,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的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二審人民法院對判決的上訴案件的審理時限是,自第二審法院審查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對于超過規定時限未作出處理的,案件當事人可以依法要求案件審理法官予以解釋,咨詢未果的可以向法院相關部門進行投訴。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當事人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就該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的起算點如何確定,勞動部答復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
由于勞動爭議案件必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這個前置程序,而這一程序又是法院是否立案審理的關鍵,因此勞動者也應注意勞動爭議的仲裁時效。
二、勞動爭議訴訟有哪些程序?
人民法院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和處理一般民事糾紛一樣,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其主要程序有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等。
一審程序分如下4個階段進行:
1、起訴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后,進行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2、審理前的準備。正式審理之前人民法院還要做—些準備工作,比如向被告發送起訴狀副本,組成合議庭,開展調查或委托調查,通知當事人參加訴訟等。
3、開庭審理。法庭調查時,按當事人陳述、證人作證、出示證言書證等證據、宣讀鑒定結論和勘驗筆錄的順序進行。進入法庭辯論后,先由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再由各方相互辯論。辯論之后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4、依法做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二審程序。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可依法提起二審程序。但須在一審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狀應當寫明當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稱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上訴狀應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二審人民法院做出的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監督程序是當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而需要再審時所進行的程序。當事人也可以申請再審,但須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
提起勞動訴訟的訴訟時效為15日。勞動爭議訴訟有哪些程序?對于這些問題,上文中都有為您詳細進行了介紹,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根據上文內容我們知道,一般的勞動爭議只有在進行勞動仲裁,對勞動仲裁的裁決不服時,當事人才能提起勞動訴訟。而在勞動訴訟的過程中,作為勞動者,您要想勝訴,就必須準備好相關的證據資料才行。如果您不確定自己所收集到的證據是否足夠,您不妨咨詢一下勞動爭議方面的專家律師的意見。
勞動糾紛訴訟費是多少
不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抵押物還能保全其他財產嗎
2020-11-19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