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不會強制的干預勞動關系糾紛,也就是說,發生了勞動矛盾以后,如果作為受害者的員工都不尋求法律的幫助的話,那就只能任憑用人單位對自己的相關處置。所以小編才要提醒勞動者,只要自己合法,公司是無理的,一定要相信我國公檢法的力量。不過勞動者也需要知道,勞動訴訟時效問題是怎么規定的?
一、勞動糾紛訴訟時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2017年3月1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九十四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九十七條 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
第一百九十八條 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九條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產生之日起計算,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在我國,勞動訴訟時效是三年,但是如果是因為工傷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的話,其實員工在發生勞動爭議以后,根本就不要耽誤時間,及時的尋求國家有關部門的幫助才是最可取的辦法。如果員工本人都不懂得用法的話,公司將更加肆無忌憚。
入職后多久簽勞動合同,如何訂立勞動合同?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工傷后可以向公司要一次性傷殘就業保證金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