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超期五年應該怎樣辦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監視居住最長時間為六個月,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二、哪些人能適用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的情形。監視居住的情形,與取保候審基本相同,但它們都是一種獨立的強制措施,只能擇一使用,不能同時并用。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司法機關在法定期限屆滿尚不能辦結案件的。
5、公安機關申請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的。
6、持有效出入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責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三條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執行監視居住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人,適用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
監視居住的當事人應積極地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生活,如違反我國的法律規定,辦案單位可以終結這類案件的監視,收監進行審理這類案件。案件的辦案機關應積極的審理案件,調查這類違法案件,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進行辦理。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