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超期五年應該怎樣辦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監視居住最長時間為六個月,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二、哪些人能適用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的情形。監視居住的情形,與取保候審基本相同,但它們都是一種獨立的強制措施,只能擇一使用,不能同時并用。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司法機關在法定期限屆滿尚不能辦結案件的。
5、公安機關申請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的。
6、持有效出入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責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三條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執行監視居住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人,適用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
監視居住的當事人應積極地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生活,如違反我國的法律規定,辦案單位可以終結這類案件的監視,收監進行審理這類案件。案件的辦案機關應積極的審理案件,調查這類違法案件,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進行辦理。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與傷殘等級賠償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1代持股份可以起訴確認股權嗎
2020-11-30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土地流轉多少錢一畝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