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現行勞動合同法規定,并非所有的辭退情況都可以獲得用人單位的經濟補償,那么,哪些情況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我國法條如何規定的?律霸小編馬上來為大家介紹。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以上內容就是我們關于新勞動合同法辭退賠償是怎樣的回答,由上文可知,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關系終止是不同的概念,通常來說,勞動合同自然到期,勞動者是不會獲得經濟補償的。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建議來電咨詢我們律霸,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下班途中工傷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拖欠工資賠償怎么辦
勞動合同終止及賠償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鑒定許可證過期如何處罰
2021-01-10庭審程序有什么
2021-01-29民事調解書能查到嗎
2020-11-10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荒山開發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2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