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勞動爭議而言,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只有對勞動仲裁結果不服的時候才能提起勞動訴訟。既然說到訴訟,那么肯定是有訴訟時效的,因為法律不保護在權利上睡覺的人。那么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呢?小編馬上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
一、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天,是指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勞動合同權利被侵犯之日算至以后的六十日(不含因不可抗力而中斷的期間)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爭議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仲裁裁決的生效日為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第十五日的次日,也是勞動爭議案件訴訟的勝訴權喪失之日。
二、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提起應當符合下列條件(缺一不可):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日內(不含不可抗力而中斷的期間)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2、不服或者部分不服勞動仲裁裁決;
3、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即仲裁裁決生效日之前)。
由此,勞動爭議訴訟案件,必經勞動爭議仲裁,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的關系是: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是指具備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的當事人,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日期限內提起仲裁,否則,依法律規定消滅其中申請仲裁的權利的時效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指有能力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當事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起勞動爭議訴訟,否則仲裁裁決生效,依法律規定喪失申請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合法權利的時效規定。
由此,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是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必須的前置程序,超過勞動爭議案件仲裁的時效規定,提起勞動爭議訴訟案件,必喪失勝訴權。
當事人應該在勞動訴訟時效的范圍內申請,如果超過了訴訟時效,那么就會喪失勝訴權。請大家注意,超過訴訟時效的只是喪失勝訴權,而不是喪失了實體權利。希望大家在實踐中能夠積極主張自己的權力。
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的規定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勞動爭議調解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動遷屬于誰的財產
2021-01-22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中國保監會關于2005年下半年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有關事項的
2020-12-21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制定的
2021-02-18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1-03-01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商鋪拆遷補償價格
2020-12-31宅基地建廠房有執照遇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