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關多久會提請批捕?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10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不需要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綜上所述,一般情況下,刑事訴訟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
二、刑事拘留的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刑事案件偵辦階段的強制措施分成好幾個不同的階段,刑事拘留和人民檢察院批捕以后,甚至直至刑事法院最終宣判之前,每個不同階段犯罪嫌疑人被關押的時間都有法定限制,就像是刑事拘留階段,關押的時間超過37天還不批捕,就得變更強制措施。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什么?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妨礙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的最新規定
2020-12-25企業工齡工資能取消嗎
2020-12-27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產品銷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1-09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