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遭遇惡意打假該怎么辦
1.復查一下是否屬于自己產品或者廣告的存在法律法規上的問題
經過問題復查之后,發現結果如果不是自己產品和廣告的問題,向消費者解釋清楚即可;對于無理糾纏的個別用戶可以上報平臺協調,或者不予理會,直接回絕賠償要求。
如果復查結果是自家產品或廣告的問題,那么就要制定應對策略,想法設法減少店里或公司的損失,但這不代表完全拒絕消費者的合理索賠要求。比如進行退貨退款、贈送優惠券等消費者合理的要求,店鋪需要按照法律規定執行退貨退款。
另外如果是存在問題的,問題有多嚴重,是可以和消費者私下協商賠償的程度,還是必須及時預防被監管局行政處罰的程度,負責人需要及時確認好問題情況,弄清楚了問題的嚴重程度就可以從容的制定應對策略,為減少損失做好準備。
2.積極應對本公司或本店的產品和廣告存在的問題
很多商家遇到了消費者的投訴或者職業打假人的舉報甚至是起訴,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亂出各種手段,就是非常極端性的攻擊報復投訴舉報人,這其實對于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曾經有商家對于投訴人電話一直狂轟濫炸,但這其實對于解決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
只有企業、商家能夠清醒的認識到事情的輕重型,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合適的應對策略,才能真正的給自己減少麻煩、減少賠償、減少名譽損失。而那些無論是謾罵對方的,或者是惡意拖延的,甚至是惡意報復投訴舉報人的,最終的結果都是賠償不僅沒有減少,還額外的被工商局、食藥監局、市場監督局行政處罰,嚴重的甚至停業整頓、吊銷許可證。
3.培養法律法規技術能手,或者和專業機構合作
如果是產品非常多的廠家或者商家,想培養自己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可以直接通過招聘或者就培養內部人員,有了自己的技術員工以后就可以更方便的處理自己的產品問題了,而且對于提前預防問題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商家在進貨的時候,就可以預先審查一下產品是否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對于有違規問題的產品不予上架然后直接退貨即可。
二、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根據規定如果遭遇惡意打假的行為可以先檢查一下自身的產品有沒有質量問題,這個是很關鍵的,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酒駕輕微事故車子要扣多久
2021-03-14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