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處終身監禁能否出獄?
判處終身監禁能出獄,但是前提必須是已經存在著這樣的一種立功,或者是自首的表現,得到一定的減刑規定,這樣的話就可以提前吃飯了,而我們國家實際上就不存在著終身監禁的這樣一種說法,而是無期徒刑。
終身監禁是國外的刑罰,在我國與終身監禁相類似的是無期徒刑,如果當事人罪行比較嚴重,人民法院是可能判處被告人無期徒刑的。依照經《刑法修正案(九)》修正后的刑法典第383條和第386條的規定,犯貪污罪、受賄罪,犯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依法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法院根據其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死緩期滿被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對其適用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兩高”《解釋》第4條第3款也規定,符合貪污、受賄數額特別巨大,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之情形的,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判處死緩并同時決定死緩期滿被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予以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二、其他法條規定
故而依據上述立法和司法解釋的規定,針對貪污受賄犯罪的死緩犯適用終身監禁措施,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因嚴重貪污受賄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
從立法內容上,《刑法修正案(九)》對終身監禁制度的適用作了嚴格的限定,即只能適用于被判處死緩的貪污受賄犯罪分子。那么,貪污受賄犯罪分子的罪行也就必須符合死刑的適用標準。如上所述,立法的本意是將終身監禁作為死刑立即執行的替代措施,因而終身監禁的適用對象必須是針對本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貪污受賄罪犯,而基于慎用死刑的刑事政策,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對其判處死緩。此種立法原意也體現在“兩高”《解釋》中,該解釋第4條第3款規定,死緩犯終身監禁的適用必須符合該條第1款規定死刑(立即執行)的情形,而非該條第2款關于一般死緩的適用條件之規定。依據該條第1款的規定,貪污、受賄判處死刑的適用條件是“數額特別巨大,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上述貪污罪、受賄罪適用死刑的四個條件中,除數額標準在“兩高”《解釋》中已有概括規定外,其他三個條件(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之含義和情形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都亟需最高司法機關以司法解釋予以明確,以保證司法實務中正確而統一地予以掌握和運用。
2、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衡量應當適用終身監禁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和“兩高”《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是否適用終身監禁的依據,是其“犯罪情節等情況”。然而,上述立法和司法解釋并未對此“情況”做出具體規定。一般而言,所謂犯罪情節,是指犯罪構成的基本事實以外的、與犯罪行為或犯罪人有關,能夠影響犯罪人刑事責任(主要是量刑)的各種情況,包括犯罪手段、犯罪對象、犯罪的后果、犯罪的時間、地點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犯罪情節并非法院在決定是否適用死緩犯終身監禁制度時所要考慮的唯一因素,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情況需要考慮,因而立法上使用了“等”這樣的模糊用語。參酌與死緩犯終身監禁制度相類似的死緩限制減刑制度的相關司法解釋,此處的犯罪情節等情況應當包括犯罪情節和人身危險性等情況。就貪污受賄犯罪而言,一般應考察貪污受賄的次數、持續的時間、貪污對象是否為特定款物、貪污受賄贓款的具體用途和去向、是否退贓及退贓比例等各種情形。在綜合判斷相關犯罪情況后,如果認為對嚴重貪污受賄罪犯判處一般死緩(即二年期滿減為無期徒刑后可以減刑、假釋)尚不能體現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適用終身監禁。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的刑罰規定它是比較嚴厲的,比如說根據具體的危害的結果,來具體的判斷無期徒刑或者是有期徒刑,而無期徒刑并不意味著當事人一輩子都被關在監獄,是有機會得到提前釋放的。
終身監禁監外執行可以嗎
死刑立即執行改為終身監禁的條件有哪些?
新刑法終身監禁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唆她人賣婬怎么判
2020-12-07蓋章和簽字效力一樣嗎
2020-12-31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滴滴拒絕接受監督的危害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2-10與交警車相撞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土地轉讓手續
2021-03-08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公司拆遷補償要交稅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