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制刑事責任能力有哪些情形
刑法規定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包括四種情況: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周歲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除了上述8種罪外,該年齡段人不負有刑事責任。同時《刑法》明確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屬于完全不負刑事責任階段)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3、 已滿75周歲者。該年齡段的人故意犯罪可以從輕減輕處罰,過失犯罪應當從輕減輕處罰。
4、 生理缺陷者(聾啞人、盲人)可以從輕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
二、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如何擔責?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 已滿75周歲者。該年齡段的人故意犯罪可以從輕減輕處罰,過失犯罪應當從輕減輕處罰。
4、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三、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
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
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于刑事責任能力,可以分為三類,一種是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一種是完全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最后一種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情況。對于刑事責任能力不同的人,有些情況下可能直接認定不構成犯罪,而有些時候即使認定構成犯罪,但是在刑事責任的承擔上面也不會要求其承擔全部的責任,往往會對其從寬作出處罰。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預備犯承擔哪些刑事責任
案件退回偵查取得諒解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