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該如何對犯罪預備處罰
刑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具體應注意兩點:
1、在使用罪名時,應在罪名后加括弧標明預備形態問題,如“搶劫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形態也應如此,如搶劫罪(未遂)、搶劫罪(中止)。下文不再贅述。
2、對預備犯原則上應予以從寬處罰。但是刑法對預備犯規定的處罰原則是得減主義。即審判人員可以予以從寬處罰,也可以不予從寬處罰。此外,對既遂犯是予以從輕處罰,是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也由審判人員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決定。
3、應注意犯罪預備與刑法第13條“但書”的關系。犯罪預備的成立以犯罪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為前提,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屬于刑法第13條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情況的,應依法不認為是犯罪。
二、犯罪預備的行為有哪幾種
下列行為屬于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的行為:
(1)準備用以殺傷被害人或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的,如購買匕首、尋找棍棒、繩索等;
(2)準備用以排除犯罪障礙的器械物品的,如準備斧頭砸門,準備鋸錯撬鎖等;
(3)準備用以到達或逃離現場的交通工具的;
(4)準備用以接近犯罪對象的工具的,如準備翻墻用的梯子。
下列行為屬于為了犯罪創造其它便利條件的行為:
(1)事先踩點,調查犯罪現場,調查被害人行蹤等;
(2)到達現場等候被害人的到來;
(3)勾結、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現實生活中,犯罪預備行為并不限于上述幾種。
犯罪預備一般是發生在犯罪行為尚未著手之前,往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至于出現這樣的停止形態,通常是因為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并不是出于自身想要停止犯罪。雖然這也是一種犯罪未完成形態,但按照規定也是會對行為人追究責任,不過此時卻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