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犯罪怎么處置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另外,根據刑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就是說丙最高只能判無期徒刑,而不能判死刑(包括死緩)。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丙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比照成年犯),同時,丙是從犯,根據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未成年人犯罪能適用緩刑嗎
根據《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1、犯罪情節較輕;
2、有悔罪表現;
3、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4、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除此之外,對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宣告緩刑。如果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對其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應當宣告緩刑:
1、初次犯罪;
2、積極退贓或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
3、具備監護、幫教條件。
由于我國規定的刑事責任年齡為16周歲,那就意味著可能出現未成年人犯罪同時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情況,主要是年齡介于16-18周歲的未成年人。雖然此時會按照其所犯之罪來定罪,不過在判刑的時候考慮到犯罪的時候尚未年滿18周歲,那往往是會對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未成年構成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給撫養費會失信幾年
2020-11-19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04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