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時必須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有的單位為了能夠“綁住”勞動者,就在合同中與勞動者約定了不得提前離職,否則就要支付給單位一個月的工資或者一定數額的錢財作為補償,小編來告訴您這樣做是否合法。
一、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直接約定勞動者需承擔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本質上屬違約金條款。法律規定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情形僅限于兩種情況,一是違反服務期約定,二是違反競業限制約定,除此之外,不能約定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該條對勞動者無因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作了明確規定,但并未規定對于勞動者未履行提前三十日的通知義務,需向用人單位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替代提前通知期。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二、什么情況下可以約定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本著平等、自愿的原則,用人單位不能夠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在合同中與勞動者約定限制離職的一些條款,這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如果您還有更多問題需要法律咨詢意見,歡迎您聯系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三方原因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如何處理
2020-11-20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責任承擔方式如何規定
2021-02-19人民檢察院可以對看守所提出糾正意見的情形
2021-02-27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工傷可以認定嗎
2021-02-25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