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困難群眾有理無錢也能打官司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790人看過

2003年9月,國務院實施《法律援助條例》,明確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確立了中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框架,有力保障和促進了法律援助工作發展。10年來,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13萬件,提供法律咨詢3900萬人次。

“這是法律援助事業迅速發展壯大、法律援助制度體系日益完善、維護群眾權益取得積極成效的10年。”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負責人今天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法律援助制度已成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

門檻降低更多困難群眾受益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工作。各級黨委、政府將法律援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納入本地“十二五”發展規劃,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或民生工程,切實履行政府責任,有力促進了法律援助工作發展。10年來,特別是近5年我國法律援助覆蓋面不斷擴大,更多困難群眾有理無錢也能打官司。

據了解,近年來,全國各地普遍將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調整至低保線的1.5倍至2倍,北京、廣東等部分地區放寬至低收入標準;將更多與困難群眾民生權益保護密切相關的事項納入補充事項范圍,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困難群眾。

在降低門檻的同時,各地普遍將農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殘疾人、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作為法律援助重點對象,通過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規范業務規程、建立案件受援人回訪機制等措施,不斷加強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管力度,有效提高了受援群眾滿意度。其中,涉及人數眾多的農民工法律援助成為一大亮點。

在司法部積極推動下,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援助機構通過組織專業律師團隊,深入工廠、工地、外來人員集體公寓等地開展宣傳,積極開展農民工專項法律援助服務;農民工等困難群眾法律援助案件數量和質量均明顯提升。僅2012年,全國就為40多萬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比2011年增長28.3%。

為解決一些無律師縣和律師人才短缺的貧困縣法律援助人員匱乏問題,司法部、團中央自2005年以來,先后開展西部基層法律援助志愿服務行動、“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組織廣大律師和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這些地區的困難群眾,取得顯著成效。僅“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2012年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3萬件;今年7月,第四批“1+1”法律援助志愿者已奔赴123個縣開展法律援助服務。

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案件102萬件,提供法律咨詢576萬人次,分別是2002年的6.2倍和4.7倍。

無償的服務同樣是優質高效的服務。近年來,為更好地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援助需求,司法部在相關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方面,都把做好法律援助服務群眾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要求廣大法律援助工作者努力為困難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

2007年以來,司法部先后組織開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務”、“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年”等一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拓寬申請渠道,簡化受理審查程序,做好接待咨詢,提高法律援助質量。各地不遺余力推行法律援助便民利民舉措,讓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得到便捷服務。

各地紛紛打造諸如一刻鐘、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全國共建設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2790個,開通法律援助便民綠色通道,推行“一站式服務”;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積極開展網絡服務、上門服務;建立“12348”法律服務熱線平臺2053個,群眾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免費咨詢法律事宜,獲得法律服務。

上海等地通過對“12348”熱線升級改造,采取手機漫游接答形式,解決了夜間人工接答服務難題,從而使“12348”法律援助服務熱線實現“全年無休、每日24小時人工服務”工作目標。

整合社會資源充實法援隊伍

法律援助數量和質量的提升,得益于日漸健全的法律援助工作網絡。

各地在建立省、市、縣三級法律援助機構的同時,不斷延伸法律援助觸角,在鄉鎮(街道)司法所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老齡委、殘聯等部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全國普遍依托村組、社區設立法律援助聯絡點,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覆蓋網絡體系。

法律援助聯絡點聯絡員由居、村委干部兼任,平時主要負責聯系組織本社區居民的法制宣傳、法律咨詢活動,一旦社區困難群眾有法律援助需求,及時為其聯系申請法律援助,從而實現了居民不出家門即可咨詢法律問題,不出社區即可申請法律援助。

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設立法律援助機構3693個,依托鄉鎮(街道)司法所等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6.3萬余個,為法律援助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與此同時,法律援助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總數達1.4萬余人,在此基礎上,各地還積極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充實法律援助隊伍力量。

北京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法律援助隊伍專業化水平,成立了法律援助志愿律師團;引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法律援助工作,推動成立了“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義聯勞動法援助與研究中心”等社會組織法律援助機構,規范引導社會組織發揮積極作用;上海市于2003年提出各法律援助機構要挑選熱心法律援助事業、責任心強且專業對口的社會律師組建法律援助骨干律師隊伍,在實踐中取得良好社會效果,不僅為全市法律援助工作開展提供了優質法律服務資源,而且提高了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效率和辦案質量。

為提高法律援助隊伍服務水平,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加大培訓力度,10年來共培訓法律援助人員120萬余人次,法律援助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升,涌現出佟麗某、王某、郭二某、徐愛某等一大批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先進典型。

為適應基層法律援助工作開展需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加大對法律援助業務裝備經費投入力度,在司法業務用房建設中重點保障法律援助機構業務用房建設,加強辦公辦案設施和交通工具配備。目前,全國法律援助機構辦公用房面積達到30.1萬平方米,法律援助辦公辦案條件明顯改善。

據介紹,司法部還研究開發了全國統一的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完善系統辦案管理、數據匯總、信息傳輸等功能。該系統現已在全國90%以上的法律援助機構中應用,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有效促進了法律援助服務提升。

法援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2012年,青海省法律援助專項經費達910萬元,為2003年的36倍,人均經費1.6元。2010年至2012年,北京法律援助經費投入實現“三級跳”,分別為2048萬元、2339萬元和2840萬元,年平均遞增超過17%。

法律援助對困難群眾而言是免費的法律服務,這就需要國家和各地加強經費投入。

司法部推動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擔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中央財政先后于2005年和2009年設立中央補助地方法律援助辦案專款和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資金,分別累計投入11億元和4億元;地方財政撥款力度持續加大,全國已有91.7%的地方將法律援助業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21個省份建立了省級法律援助專項資金。

10年來,全國法律援助經費投入達66億元,其中財政撥款64億元,年均增長16.6%,有力保障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

經費保障只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改革的一個縮影。10年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不斷加強管理體制建設,司法部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司,28個省份司法廳(局)建立了法律援助管理機構,充實管理力量,明確監管職責,法律援助工作管理體制基本建立。

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明確了法律援助申請權利,擴大了刑事法律援助對象范圍,進一步完善了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圍繞規范業務規程、經費監管、人員管理、協調配合等,司法部單獨或聯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制定出臺了《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刑事、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規定等規章、規范性文件。

1999年8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在全國較早出臺了省級法律援助條例《廣東省法律援助條例》。此后,全國各地紛紛制定修改法律援助地方性法規規章。目前,制定地方性法規規章的省份已達28個。

“在中央和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們有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進法律援助工作進一步發展,讓更多群眾有理無錢也能打官司。”這是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共同心聲。

如果對打官司流程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崔尚文

崔尚文

執業證號:

12301202110375035

北京大成(哈爾濱)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曾任職于中國建筑第三集團有限公司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崔尚文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