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假藥罪的爭議認定是怎樣的?
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
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關鍵是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是否足以產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結果。實踐中對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判斷,一般來說應依賴于對假藥這種物質和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事實判斷。例如。對假藥的成分、性質、效用的醫學鑒定以及對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推斷。對于雖屬假藥,但對人體健康不一定產生嚴重危害的情況,需進行具體鑒定,若藥品本身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當然不能認定為構成本罪;若藥品本身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當然應認定為生產、銷售假藥罪。
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
(1)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區別界限是:根據《刑法》第149條第1款規定的精神,生產、銷售假藥,不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不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但是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認定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這一規定體現了立法的嚴密性,不疏漏犯罪。對于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處罰。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
(2)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劣藥罪的區別界限:
①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藥,一個是劣藥。
②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危險犯,而生產、銷售劣藥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
處罰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賣假藥的人員,如果有受害者被騙買到了加藥,不僅會給受害者帶來經濟上的損失,還會造成一定的身體傷害,嚴重者還會導致受害者殘疾或者死亡,因此對于賣假藥的處罰比較嚴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醫院賣假藥應雙倍賠償
生產銷售假藥罪和劣藥罪的區別是什么?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決水罪辯護詞是怎樣的
2021-01-13對重婚罪如何立案追究
2020-12-03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