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8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發布京(海)政地征[2006]018號、019號征地公告,征用西北旺鎮冷泉村的部分土地,公告載明:征地補償標準為16.5萬元/畝,全部采用貨幣補償方式,青苗和地上物依照北京市有關規定補償。冷泉村村民付先生承租的7畝土地均屬于此拆遷范圍內,其地上原種有桃樹、楊樹及其他樹木苗木3300余棵并有房屋等地上物。
2006年5月19日,天津市的張先生從苗圃購買了價值17萬元的苗木,其中檜柏2萬棵、小檗5000棵,他找到付先生及冷泉村村民王五、趙六等人商議由張先生提供苗木在各家土地上栽樹,遇拆遷時各分得一半的補償款。當日,付先生與張先生簽訂土地種植協議書,協議書載明:付先生擁有海淀區東北旺鎮冷泉村土地7畝,與張先生合作種植該土地;付先生負責村里一切規章制度,土地種植后的苗期管理及水、電、除草及其他配套措施由付先生負責,資金由張先生負擔;張先生負責投資種植苗木,如遇國家占用土地,土地補償與青苗費歸甲乙雙方所有,付先生占50%補償款,張先生占50%補償款;如遇國家占用土地,合同自動終止;原有地上物歸付先生所有。付先生與張先生在協議上簽名。協議簽訂后,張先生在該土地上種植了小檗及檜柏。 之后,付先生從房地產公司、冷泉村村民委員會、拆遷公司處得知,張先生與其簽訂協議后種植的小檗、檜柏屬于是在征地公告發布后“搶栽搶種”的,依法不能獲得補償,其遂通知張先生拉走苗木。張先生未拉走苗木。
2008年9月,張先生依據雙方簽訂的協議訴至海淀區人民法院,認為付先生未依協議分給其50%的補償款并擅自處理了種植在該土地上的青苗,要求付先生賠償其青苗費17萬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
征地公告于2006年5月8日發布,付先生與張先生簽訂協議的時間在此之后,簽訂協議時雙方應當明知協議涉及的地塊屬于征地范圍之內,對張先生稱其于2007年才得知該地塊要征地的主張,法院不予采信。雙方在均明知該地塊已被征用的情況下簽訂的協議在內容上雖約定了雙方的義務,但在利益的分配上,僅約定了在國家占地的情況下,土地補償與青苗費的分配,足以認定該協議的目的僅為種樹以獲得征地補償,付先生對此也予以認可;張先生主張在此目的之外雙方還有種樹獲取經濟收益的目的,但協議中無相關約定,其又未舉出其他證據予以證明,對其該項主張法院不予采信。同時,雙方在征地公告發布后,實際征地實施前種樹,屬于搶栽搶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紀案件有追訴時效嗎
2021-02-07購房合同不能履行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27稅務局能否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13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離婚案律師費多少
2020-11-20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