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判幾年
犯本罪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二、司法實踐中如何正確認定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一)本罪與一般擾亂社會秩序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界限
兩者在表現形式上可能是相同的,都是擾亂了國家機關、團體、事業單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兩者的主要區別是情節是否嚴重,是否使國家和社會遭受嚴重損失。如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是一般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應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由于領導上的官僚主義,對涉及群眾利益的事處理不當或者工作上的缺點失誤,以致引起群眾鬧事、鬧學潮或罷工等,要進行深人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加以區別,對于借學潮、罷工之機,故意歪曲黨的方針政策,煽動群眾,提出無理要求,破壞社會正常秩序,符合本條規定的,則構成本罪。
(二)本罪同妨害公務罪的界限
(1)前者侵害的對象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后者侵害的對象是特定的國家工作人員。
(2)前者是聚眾進行;后者可以是單個人進行。
(3)前者不限于采用暴力、威脅的方法;后者采用暴力、威脅的方法。
(三)本罪與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的界限
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的行為原本屬于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的一種,本法鑒于國家機關正常活動對于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性,將其單獨規定為一罪。兩罪的犯罪客體不同。本罪客體是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正常活動秩序。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兩罪的犯罪對象不同,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的犯罪對象僅限于各級各類國家機關,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國家機關以外的其他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
(四)本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本罪與上述兩罪的主體、客觀方面均十分相似,主要區別在于上述兩罪發生在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破壞的是公共場所的秩序;本罪發生在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所在地,破壞的是這些單位的工作、生產、教學、科研秩序。上述兩罪行為人必須同時具有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情節,本罪毋須具有,實踐中往往由于有些企事業單化社會團體所在地本身處于或靠近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公園等公共場所,所以行為人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時會造成公共場所秩序遭到破壞、交通秩序遭到破壞的后果;也可能在行為人聚眾實施上述兩罪時導致這些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無法工作,造成嚴重損失。實踐中可以從犯罪目的著手加以區別。一般來說,本罪行為人目的是直接針對特定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而上述兩罪行為人并不以擾亂特定單位工作秩序為目的,對于前一種情形應以本罪論處,造成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混亂的后果應作為衡量情節是否嚴重的因索之一。對于后一種情形,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構成間接故意、客觀上造成嚴重損失的,應按吸收犯處理,以本罪論處;如果行為人對致使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無法工作,造成嚴重損失,主觀上屬于過失的,不構成本罪,但應將這一危害后果作為量刑時的考慮因索。
刑事犯罪的后果往往都是比較嚴重的,尤其是那種被人民法院依法認定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自然需要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當然這樣的后果往往會給行為人人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會對其日后的生活工作造成影響,因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其實小編建議最好委托律師來進行辯護,看是否能爭取從寬處理。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司法解釋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情節嚴重的認定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微型公司增資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7引用網絡上句子算侵權嗎
2021-03-26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