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眾擾亂公共秩序罪處罰標準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規定: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認定
在司法實踐中,關于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認定,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為人有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關鍵。此處必須同時符合兩點:其一,要有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即干擾和破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或人民團體正常的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秩序;其二,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必須是以聚眾的方式實施的,即糾集三人以上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擾亂。至于擾亂過程中是否使用暴力,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必須是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方能構成本罪。情節嚴重,實踐中一般可從擾亂時間的長短、聚眾人數多少、擾亂的對象的性質和侵害后果是否嚴重,影響是否惡劣等方面綜合認定。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和造成嚴重損失二者須同時具備,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構成本罪。
(三)、本罪只能由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活動的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構成。根據刑法第97條的規定,首要分子是指在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犯罪活動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積極參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在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犯罪活動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一般參與人員不構成本罪,而只能予以行政處罰。
(四)、聚眾以暴力方式擾亂社會秩序時,往往會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毀壞等結果。對此應具體分析:如果僅造成輕傷或毀壞財物數額較小的,應定本罪;造成重傷、死亡結果或毀壞財物數額較大的,應分別定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或故意毀壞財物罪。
目前擾亂公共秩序罪的情形很多,量刑的情節也各不相同,這要看公安機關是如何認定。而從《刑法》第291條中的規定來看,如果被認定構成此罪的話,那一般是對其中的首要分子進行處罰,往往就是給予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處罰。
聚眾擾亂公共秩序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擾亂公共秩序罪的種類有哪些?
邪教擾亂公共秩序罪會受到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物出資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0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