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中,債務人賴賬不還的,債權人可以將其告上法庭。法院通過審理,判決被告歸還欠款后,如果被告仍然拒絕執行判決。債權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或者向公安局報案,要求對其進行刑事處罰。那么,當事人構成拒執罪判幾年?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有關知識。
一、當事人構成拒執罪判幾年?
拒執罪全稱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給付內容的判決、裁定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夠履行的情況下,拒不履行,情節嚴重的行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二、拒執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客體
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審判機關裁判和執行的權威。人民法院是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所作出的裁判一經生效就具有強制力,負有履行義務和協助執行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執行。被執行人拒不執行,直接損害人民法院裁判和執行的嚴肅性,嚴重影響了法院裁判權威和執行權威,在破壞了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同時;間接損害了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
2、主觀方面
直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生效,必須執行,在有能力執行的情況而故意拒不執行,希望通過拒不執行的犯罪行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無法得到執行,以滿足自己或單位的非法利益。
3、客觀方面
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其情節嚴重。“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實施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
三、拒執罪的犯罪主體是誰?
拒不執行裁判罪是一種特殊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四、五條的規定,有以下三種:
1、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曾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
2、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本罪的主體。
3、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礙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
綜上所述,在民事訴訟中,法院判決書具備法律效力,被告如果不服,可以提出上訴,但是沒有異議的話,要執行判決。否則,情節嚴重的可以構成拒絕執行判決罪。至于當事人構成拒執罪判幾年,要看具體的案情,根據刑法規定,構成本罪的,量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訴訟法修正案包含哪些內容
妨礙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在民事訴訟財產保全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三級乙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07在信訪條例中上訪人的權利有哪些
2021-03-20公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2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婚姻效力能否追溯
2021-02-25離婚損害賠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1-08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離婚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1-02-17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