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構成又是一種犯罪的構成要件,根據刑法中的具體規定來判斷這個具體行為對于社會、對于環境的危害程度,來判定犯罪人需要承擔多少的刑事責任。是審判的一個依據和標準,結合了主觀和客觀,相互統一。下面就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犯罪構成是指的什么概念。
一、概念
所謂犯罪構成,指的是我國刑法所規定的,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觀和主觀要件的總和。
二、解釋
犯罪構成,是指依照我國刑法規定,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觀和主觀要件的有機統一,是使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構成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和犯罪客觀方面。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或單位。
犯罪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自己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行為人的罪過(包括故意和過失)是一切犯罪構成都必須具備的主觀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構成還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
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犯罪客觀方面是指犯罪活動的客觀外在表現,包括危害行為、危害結果。某些特定犯罪的構成還要求行為人的行為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或者損害特定的對象等。
犯罪構成有助于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對準確、合法、及時地同犯罪作斗爭,切實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無罪者不受非法追究,具有重要意義。
三、要件
在眾多的事實特征中,哪些可以作為犯罪構成的要件,是由立法者加以選擇之后,由刑法加以規定的。這也就決定,當某人的行為符合了刑法規定的某犯罪構成的要件時,也就意味著觸犯了刑法。
犯罪構成的要件
是指對行為的性質及其社會危害性具有決定意義,而且是該行為成為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實特征。換言之,任何犯罪都可以由很多事實特征來表明,但是,并非每一個事實特征都是犯罪構成的要件。具體到某一事實特征來說,能否成為犯罪構成的要件,有一項客觀的標準,即看其對于決定行為的性質及其社會危害性有無意義,是否是該行為構成犯罪所不可缺少的。
主客觀要件的總和
任何犯罪之中都包括一系列的要件,這些要件的總和就形成了某種犯罪的犯罪構成。
四、起源
犯罪構成理論在犯罪體系及整個刑法學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它是由資產階級刑法學家首先提出并創立的,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司法專制的歷史性產物。犯罪構成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3世紀意大利宗教裁判上的“查究程序”或稱“糾問手續”,其構成要件只有訴訟上的意義。直到19世紀德國著名刑法學家費爾巴哈、施鳩別爾才明確把犯罪構成作為刑事實體法上的概念來使用。
現代意義上的犯罪構成理論,形成于本世紀初,德國學家貝林格首先提出了系統的犯罪構成要件理論,使構成要件上升為刑法總論的概念。貝林格認為構成要件是“犯罪類型的輪廓”,只包括客觀的、論述的要素,而不包括主觀的、規范的要素,構成要件與違法性和有責性沒有關系。本世紀30年代,目的行為論興起。目的行為論認為,人的行為是追求一定目的的活動,目的是行為的核心。因此,主觀的要素(包括故意與過失)是構成要件要素。現代,大陸法系國家的構成要件理論則普遍認為:構成要件符合性、違法性和有責性是成立犯罪的三個條件,故構成要件符合性只是犯罪成立條件之一,構成要件是違法類型,即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原則上具有違法性;構成要件不僅包括客觀的、記述的要素,而且包括主觀的、規范的要素。
中國的犯罪構成理論是本世紀50年代初期從前蘇聯直接引進的,它是在吸收他國犯罪構成學說內容、總結中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中國犯罪構成理論的研究起步晚,又長期受到前蘇聯刑法學理論的深刻影響,因此,具有中國特色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仍處于探索研究之中,在犯罪構成諸問題上,依然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觀點。隨著探索與討論的深入,中國的犯罪構成理論研究有了長足發展,日趨成熟完善。
五、意義
犯罪構成作為認定具體犯罪的標準和規格,無論對司法實踐還是刑法理論,都具有重大意義。
1、犯罪構成是定罪量刑的法律標準
作為法律概念,犯罪構成就是確定某種行為是否犯罪的規格和標準,是行為人對自己行為負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首先,它是具體行為罪與非罪的界限,行為只有具備了犯罪構成,才能構成犯罪。其次,犯罪構成也是區分此罪與彼罪的法律標準。各種不同犯罪的獨特的特點,反映在每一個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中。因此,認真研究每一罪的具體構成要件,是準確定性、區分此罪與彼罪的關鍵。
2、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負刑事責任的根據
一個人之所以要對自己的行為負刑事責任,其基本的依據就是行為人的行為具備犯罪構成。行為是否具備犯罪構成,決定了刑事責任的有無;具備什么樣的犯罪構成,決定了刑事責任的程度。(應當指出,行為是否具備犯罪構成是決定刑事責任有無的唯一的依據,但決定刑事責任輕重的因素除了犯罪構成要件事實外,還包括一些非構成要件的事實,如犯罪前后的表現等。)因此,是否追究某人的刑事責任,首先要查明某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行為只有符合了犯罪構成,才能認定為犯罪,進而被追究刑事責任。
3、犯罪構成所我國刑法理論的基礎和核心
犯罪構成理論在刑法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國刑法理論的基礎和核心,貫穿在整個刑法學體系中。刑法中的許多理論問題,都與犯罪構成的基本理論息息相關。研究刑法理論,其關鍵就是掌握犯罪構成的理論。
由上文可以知道,犯罪構成是指犯罪具體行為的主觀和客觀的總和。同時這也是量刑的一個法律標準和根據,在一個案件中起到關鍵的判定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要件。犯罪構成這個詞在歷史中不斷更新和完善,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為我國的司法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涉嫌賭博罪判刑多少年,犯罪構成是怎樣的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認定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難救助標的要求
2021-02-11法院公告費收費標準
2020-12-19用網上的攝影照片畫畫算侵權嗎
2020-11-18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