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寧波工傷鑒定流程是什么?
1、用人單位應在事故傷害發生或者職工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鑒定申請;
2、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鑒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鑒定申請;
3、工傷鑒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傷鑒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4、工傷鑒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予以受理,并自受理工傷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鑒定決定。
相關知識:
一、提出申請的期限
1、用人單位一方的申請時限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特別注意: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第4款規定,如果單位沒有這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2、勞動者一方的申請時限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特別注意:有工會組織的單位,工會是申請主體之一。
3、超過1年申請期限的特別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由于不屬于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誤申請時間的,應當認定為不屬于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
(1)不可抗力;
(2)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3)屬于用人單位原因;
(4)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
二、需提交材料
1、根據《工傷認定辦法》第六條的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勞動、聘用合同文本復印件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人事關系的其他證明材料;
(2)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2、《浙江省工傷保險條例》(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五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申請人應當按照規定提交下列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
(2)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人事關系(包括事實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3)醫療診斷證明(包括初診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以及申請人能夠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
三、受理周期
《工傷認定辦法》第八條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在15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全部補正材料后,應當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決定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
四、工傷認定周期
《工傷認定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第二十一條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第二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日內,將《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送達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五、不服工傷認定結論的救濟途徑
《工傷認定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特別提醒: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是可以選擇的,這里的行政復議不是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用人單位為了拖時間通常選擇先復議再訴訟,勞動者為了省時間應當不復議直接訴訟。
綜上所述,寧波的勞動者在對工傷鑒定有需要的情況下應該直接與單位協商后由單位幫助其完成所有的鑒定流程,如果單位拒絕或者想要逃避責任的可以讓勞動者個人直接去相關的鑒定部門提交材料后開始正式的工傷鑒定的所有流程并得到結論。
2020年工傷鑒定標準和賠償辦法
工傷鑒定的時效是多久
工傷鑒定時間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哺乳期女職工可以停保嗎
2021-03-10一般保證
2020-11-09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合同的復效的意思是什么
2020-12-10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