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遇到工傷意外傷害問題時,首先應該在規定時間范圍內到指定部門進行工傷鑒定,以確定用人單位的工傷賠償標準。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勞動者并未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時雙方還存在勞動關系嗎?沒有勞務合同能做工傷鑒定嗎?下文中律霸的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具體回答。
沒有勞務合同能做工傷鑒定嗎?
可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也能申請工傷鑒定。
雖然職工和用人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如果在工作中受傷的,仍屬于工傷,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只是在申請時,需要受傷職工提供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如工資單、考勤記錄、工作證、上崗證、工作服、工資卡的銀行交易記錄、工友的證明等。
另外,應該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職工應該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那么用人單位是必須為勞動者的工傷問題負責的。所以即使沒有勞動合同,勞動者也可以到鑒定部門進行工傷鑒定,確定傷殘標準,申請向用人單位取得工傷賠償。這是勞動者的合法勞動權益,應該積極進行維護。
勞務分包合同訴訟管轄問題,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
最新勞動能力鑒定標準2020
勞動合同中脫密期需要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香港騙子雇內地人挖眼自殘騙保險金
2021-01-05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