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精神病人的犯罪作案手段殘忍,人身危險性大,危害后果嚴重,對其周圍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在精神病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情況下,由于其精神狀態有問題,那一般精神病人犯罪了是否會受到處罰?詳細內容請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精神病人犯罪了是否會受到處罰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責任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只要著手實行時具有責任能力與故意、過失,喪失,喪失責任能力后所實施的行為性質與著手實行時的行為性質相同,行為人應負既遂的刑事責任;如果喪失責任能力后實施了異質的犯罪,對前行為承擔未遂的責任。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精神病人可能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能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確定精神病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應經過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宣告。人民法院的宣告應經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進行申請。被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精神病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他的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該精神病人自己擁有財產,則以他本人的財產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作監護人的除外。精神病人未經依法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侵害人自稱有精神病,則應由其本人承擔賠償責任。
二、精神病人犯罪該如何處罰
1、在刑罰適用方面,司法實務中應依據司法精神病鑒定關于行為人屬于限制責任能力及其等級、程度的鑒定結論,結合犯罪行為的性質、危害程度和行為人的其他個人情況,根據罪責刑相適應進行綜合分析,具體裁量,確定刑罰。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如屬于嚴重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大幅度的從寬處罰(主要是減輕處罰),也可以考慮緩刑的適用,直至免予刑事處罰。
2、對屬于中度減弱責任能力的,則應予以較適中的從寬處罰(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排除緩刑的適用)。
3、對屬于輕度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小幅度的從寬處罰(原則上只能從輕處罰,且從輕幅度不能過大)。但是對于那些雖然是輕度精神病患者,犯罪性質惡劣、犯罪手段殘忍、犯罪后果特別嚴重的犯罪,一般不應當減輕處罰,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考慮從輕處罰。
綜上所述,只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才不負刑事責任。因此不能很絕對的說精神病人犯罪了就一定不會受到刑事處罰,實踐中還需要區分不同的情況處理才行。
刑事犯罪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什么是盜竊罪,犯罪構成是怎樣的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土地出讓金與轉讓金是一回事嗎
2021-03-14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房屋拆遷安置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04一個宅基地分戶后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19鹽城商店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09拆遷房屋怎么賠償
2020-12-18拆遷房買賣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8在征地拆遷中,如何進行拆遷談判
2020-12-11雜物房拆遷可以單獨置換嗎
2021-02-18青苗補償費標準如何規定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