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殺人、故意傷害、強奸等嚴重暴力犯罪,法院可以對犯罪嫌疑人最高判處死刑。在我國的刑罰體系中,死刑是最嚴厲的一種,我國的死刑又分為立即執行和緩期兩年執行,并且,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人權保護意識的增強,死刑政策也在不斷調整。那么死刑的刑事政策是什么?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分析下。
一、死刑的刑事政策是什么?
我國的刑事政策是:既保留死刑又堅持少殺。
1、死刑適用條件的限制:刑法48條規定,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
2、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刑法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和年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審判時懷孕的婦女包括審判時和羈押時懷孕的婦女,也包括在審判時和羈押時流產的婦女。
3、死刑適用程序的限制:刑法48條2款,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4、死刑執行制度的限制:刑法48條規定,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兩年執行。緩刑期間有犯新罪并且是故意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才能判處死刑。
5、刑法分則的限制:
(1)并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規定了死刑;
(2)在規定死刑的犯罪中,都以情節特別嚴重,后果特別嚴重作為死刑的判決的條件。
二、死刑的積極作用有哪些?
死刑,依據法律相關規定,是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賦予的權力,剝奪一個犯人生命的刑罰,是最古老也是最嚴厲的刑罰。
死刑對罪大惡極、嚴重危害他人和社會安全的犯罪分子予以處決,在嚴懲犯罪者、威懾和教育有犯罪企圖者,安撫受害者遺族、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以及人類倫理道德底限等方面,擁有特殊作用,其效果也非常顯著。在各類階級(或私有制)社會,作為法律體系的一部分,它必然將像法庭、監獄、警察等國家機器一樣,擁有長期存在的合理性。
適用死刑的罪名(不同國家以其具體規定為準):謀殺、叛國、嚴重的故意傷害、強奸、暴力搶劫、劫持、綁架、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情節極其嚴重的各類普通刑事犯罪、數額巨大的貪污受賄等。
綜上所述,在當前形勢下,死刑的保留還是有必要的,可以極大的震懾暴力刑事犯罪。目前,我國死刑的刑事政策是保留死刑,少殺慎殺。對于不該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緩期兩年執行。現在對死刑的復核權在最高人民法院,只有經過最高法復核,地方法院才能對犯罪分子執行死刑。
不適用死刑的對象是哪些
販毒多少克死刑,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最新毒品犯罪死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半個小時出現意外算工傷嗎
2020-12-16合伙企業財產法律如何規定
2021-02-04拆遷協議當時不給算違法嗎
2020-12-02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