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有些人在從事犯罪活動的時候,總是抱著一絲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可以鉆法律的空子。其實我國法律是一條制約犯罪分子的準繩。只要當事人危害了社會的安全,給公民造成了一定的威脅的話,就一定會承擔法律責任,即使有自首悔過的現象,也不一定可以逃過法律的懲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召開自首悔過大會是否可以免除刑事責任?
一、召開自首悔過大會是否可以免除刑事責任?
刑法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正常情況下仍會追究刑事責任,只有犯罪較輕的才有可能免除處罰。
刑法第六十七條 【自首】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二、認定為自首的情形有哪些?
1、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3、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
4、可供自首的對象:
(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2)其所在單位。
(3)城鄉基層組織。
(4)以上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員。
三、自首與坦白的區別
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動歸案后,如實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行為。自首與坦白存在相同之處:都以自己實施了犯罪行為為前提;都是在歸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都是從寬處罰的情節。坦白與一般自首的關鍵區別在于是否自動投案:一般自首是犯罪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是被動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與特別自首的關鍵區別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機關掌握: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是自首;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的本人罪行的,是坦白。因此,自首與坦白所反映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險程序不同,換言之,自首更能說明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減輕。基于同樣的理由,自首是法定的從寬量刑情節,坦白是酌定量刑情節。
在上面當中小編針對,召開自首悔過大會是否可以免除刑事責任的問題,為大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召開自首悔過大會,并不一定能夠免除刑事責任。免除刑事責任,還是針對一些犯罪情節較輕的。不過在實際生活當中,很少有個人存在召開自首悔過大會的行為。一般都是一些人民團體犯罪會有這樣的行為。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賭博罪自首會減刑多少年
什么是特別自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事賠償沒錢賠會怎樣
2021-02-25不還借款能否行使不安抗辯權
2021-01-29我國最高監察機關是什么
2020-11-26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老婆人在國外要離婚怎么辦
2021-01-04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