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是有死刑的,死刑是法律懲罰中最嚴厲的一種方式,所以對于被判處死刑的犯罪者來說需要對這些案件進行符合,死刑復核是一種特殊的審判程序。死刑復核的程序分為兩種:普通和特殊程序。對于死刑的判處應該極為慎重,確保犯罪者確實嚴重違法了法律才能判處為死刑。下文對關于辦理死刑復核案件有哪些法律規定這個問題做出了詳細的回答。
一、死刑復核的定義
死刑復核是人民法院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進行復核所遵循的一種特殊審判程序。《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至二百零二條對死刑復核程序作了原則性規定,有關的司法解釋也已將這些規定具體化,為死刑復核工作提供了較周密的準則。
二、死刑復核的程序
中國的刑事訴訟程序分為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一般的刑事案件(主要指公訴案件),大致經過立案、偵查、起訴、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執行程序,這是普通程序。此外,對于判處死刑的案件,還要經過專門的復核核準程序;對于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當發現確有錯誤時,可以通過審判監督程序進行糾正,這些是特殊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尤以其獨特的審判對象和核準權的專屬性等特征既區別于普通程序,又不同于其他特殊程序。
三、死刑復核的特點
審理對象特定
這一程序只適用于判處死刑的案件,包括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和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案件。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經過死刑復核程序。沒有被判處死刑的案件無需經過這一程序。這種審理對象的特定性使死刑復核程序既不同于普通審判程序——一審和二審程序,也不同于另一種特殊審判程序——審判監督程序。
死刑復核程序是死刑案件的終審程序
一般刑事案件經過第一審、第二審程序以后,判決就發生法律效力。而死刑案件除經過第一審、第二審程序以外,還必須經過死刑復核程序。只有經過復核并核準的死刑判決才發生法律效力。從這一意義上說,死刑復核程序是兩審終審制的一種例外。
所處的訴訟階段特殊
死刑復核程序的進行一般是在死刑判決作出之后,發生法律效力并交付執行之前。相比較而言,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審理時間是在起訴之后,二審判決之前;審判監督程序則是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之后。
核準權具有專屬性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權進行死刑復核的機關只有最高人民法院。而其他審判程序與此不同:一審案件任何級別的法院均可審判;二審案件中級以上的法院均可審判;再審案件原審以及原審以上的法院均可審判
程序啟動上具有自動性
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的啟動都遵循不告不理原則:只有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或者自訴人提起自訴,人民法院才能啟動第一審程序;只有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者被告人、自訴人提起上訴,人民法院才能啟動二審程序。而死刑復核程序的啟動既不需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或者抗訴,也不需要當事人提起自訴或上訴,只要二審法院審理完畢或者一審后經過法定的上訴期或抗訴期被告人沒有提出上訴、檢察院沒有提起抗訴,人民法院就應當自動將案件報送高級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報請復核方式特殊
依照法律有關規定,報請復核應當按照法院的組織系統逐級上報,不得越級報核。而審判監督程序可以越級申訴。
四、死刑復核的辦理方式
死刑復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進行復查核準所遵循的一種特別審判程序。死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是刑法所規定的諸刑種中最嚴厲的一種,稱為極刑。
在死刑復核權回收之后,應當根據訴訟的規律設計完善死刑復核程序,盡管其不同于一審、二審程序,但可以進行訴訟化改造。可以根據案件的情況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一是對于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的,以及雖然提出了上訴或者抗訴,但不是針對事實認定而是針對法律適用或程序問題的案件,法院可以采用非開庭的方式進行審理,但即使非開庭審理仍必須包括審查書面卷宗材料、訊問被告人和聽取公訴機關、辯護人的意見等內容;
二是對于一審判處死刑后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檢察機關提出抗訴,并且是針對事實認定提出的案件,法院應當采用開庭審理的方式,即在確定的時間吸收檢察機關、被告人、辯護人以及其他必須參加的訴訟參與人共同參與復核程序。操作方式上可以采取形式面對面的直接審理和通過互聯網進行的遠程審理兩種方式。實行開庭審理,可以保證控辯雙方有效的參與到庭審過程中,特別是辯方可以有機會充分行使辯護權,同時也便于檢察機關對法院的審判活動實施有效的法律監督。不論是哪種審理方式,均應由 3名以上單數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于疑難、復雜、重大案件,可以經合議庭提請由審判委員會開庭審理。
上文對關于辦理死刑復核案件有哪些法律規定做出了詳細的回答,根據上文我們可以知道死刑復核一般采用非開庭的方式進行審理,在場應有3名以上單數法官進行審理。死刑是我國刑法中規定的最嚴厲的一種,所以在判處死刑時一定要查明案件真相和其性質,才能剝奪犯罪分子的生命。
?
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如何算
什么是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適用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中國公民能不能在外國結婚
2021-03-02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