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擁有生命權,任何侵犯到該權利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不法分子由于各種原因在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剝奪他人生命的情況下仍然實施該行為,這種行為就是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未得逞的,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罪,那故意殺人未遂構成要件有哪些?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故意殺人未遂構成要件有哪些?
1、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利。
2、客觀方面:
表現為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除法院依法判決某人死刑并執行該判決,以及為了防衛不法分子侵害人的非法暴力行為、為了執行合法逮捕或者防止合法拘禁的人脫逃、為了鎮壓暴亂或者叛亂,而絕對必要使用武力從而剝奪他人的生命外,不得故意剝奪任何人的生命,否則,即構成犯罪。
殺人的行為方式一般表現為作為,有時也表現為不作為。殺人的方法和手段多種多樣,但不影響故意殺人罪的成立,可作為量刑情節加以考慮。
本罪的行為對象是他人,因此自己剝奪自己生命的自殺行為,不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不能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在我國,自殺行為不是犯罪。胎兒和尸體均不屬于故意殺人罪的對象;墮胎不是犯罪。但是誤以為尸體為活人而加以殺害的,屬于對象不能犯的未遂。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4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構成本罪。
4、主觀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殺人的動機各種各樣,如出于泄憤、報復、圖財、奸情、激情、義憤等等,動機不影響故意殺人罪的成立,可在量刑時予以適當考慮。
二、故意殺人未遂的量刑
《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p>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罪分子有故意殺人的行為,但在犯罪 過程中可能由于意外的原因而使得被害人幸運逃脫,但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故意行為仍然存在,這種情況下犯罪人員就構成了故意殺人未遂罪,它在量刑上會考慮較故意殺人罪減輕處罰。
間接故意殺人罪要判多少年?
故意殺人罪賠償標準是什么?
不作為故意殺人罪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1-01-28在農村承包荒地要辦哪些手續
2021-02-27怎么爭取到合理的高鐵拆遷補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