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是一個意外頻發的工作場所,歷來因工地工傷而發生的糾紛數不勝數。那么在工傷事故發生后,知曉工地工傷鑒定應如何進行、需要何種材料進行證明,對勞動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就讓小編為你解釋一二。
一、工地工傷如何鑒定?
我國歷來都重視對勞動者的保護,勞動部頒發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試行辦法》)(勞部發[1996]266號)第八條明確規定:“職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者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系本單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二)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與本單位有關的科學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
(三)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
(四)在生產工作的時間和區域內,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
(五)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
(六)從事搶險、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
(七)因公、因戰致殘的軍人復員轉業到企業工作后舊傷復發的;
(八)因公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傷害或失蹤的,或因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
(九)在上下班的規定時間和必經路線上,發生無本人責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責任的道路交通機動車事故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p>
其中,對于《試行辦法》第八條第(九)款規定的情形,在現實生活中情況比較復雜,認定起來爭議也相對比較大。對此,勞動部辦公廳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此又作了更詳細的規定。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非本人主要責任交通事故后待遇享受問題的請示》的復函稱:“凡是職工在上下班的必經路線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后負傷、致殘、或死亡的,無論該職工及用人單位是否參加工傷保險,該職工都認定為工傷,并享受有關的工傷待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勞社部{2004}256號)稱:“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即可以是職工駕駛或乘坐的機動車發生的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職工因其他機動車事故造成的。”
此外,《試行辦法》第九條還明確規定了不屬于工傷的情形:“職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負傷、致殘、死亡的,不認定為工傷:
(一)犯罪或違法;
(二)自殺或自殘;
(三)斗毆;
(四)酗酒;
(五)蓄意違章;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p>
概括來說,工傷與非工傷的區分,在生活實踐中有以下幾個參考標準:
(一)時間標準。工傷一般只限于工作時間之內發生的急性傷害。
(二)空間標準。工傷一般是限于生產、工作區域內所發生的急性傷害。
(三)職務標準。工傷一般只限于執行職務所發生的急性傷害。
(四)主觀過錯標準。工傷發生在勞動者有過失或無過錯的主觀心理狀態下的傷害,故意造成自己傷害的不認定為工傷。
(五)法定特殊標準。立法上明確規定的,在工傷范圍的一般界限之外的,應屬于工傷的特殊情況。
另外,一些企業與職工在簽訂的勞動合同中往往有類似“工傷事故責任由本人負責,企業概不負責”的條款。這種約定在法律上是無效的。勞動者受傷后根據法律享有工傷待遇,這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企業與職工的上述約定違反了我國法律的規定,是一種無效的行為。對此,勞動部勞部字[1992]27號文件也明確規定;“企業內部承包合同中關于‘傷殘死亡由個人負責’的條款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即使合同中有這樣的免責條款,也不發生效力,企業同樣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工傷鑒定的時限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三、工傷鑒定所需的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通過以上講述,相信大家對工地工傷鑒定應如何進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勞動者應在規定的時限內、準備好必須的材料,并提交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由于現實情況不盡相同,工傷鑒定也必然會因此而有所不同,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推進和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隨之完善的工傷保險制度也必將會最大限度地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怎么申請工傷鑒定,申請工傷勞動能力鑒定需要哪些材料?
怎樣確定職工工傷鑒定標準
工傷鑒定時間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2-08構成醫療事故的條件包括哪些
2021-03-24環境污染案例判緩依據是什么
2020-11-30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公益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