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緩不是一種獨立的刑事處罰,而屬于死刑當中的一種。一般來講,要是死緩犯在緩刑期間沒有重新犯罪的話,則2年緩刑期過了,就會根據情況減為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那么死緩減刑具體該怎么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后,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分兩種情況:
1.在死緩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滿后,減為無期徒刑
死緩減為無期徒刑的必要條件之一是沒有故意犯罪,也就是死緩犯只要在二年期限內沒有再犯罪,二年期滿以后,經過教育叮減為無期徒刑,但在執行徒刑期間再減刑時應從嚴控制,在減刑幅度上應當適當縮短,間隔期間也應適當延長。
在改造罪犯的刑事司法實踐活動中,有的死緩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雖然沒有故意犯罪,但也沒有明顯的悔改表現,應當如何處理?有的人提出,對這樣的罪犯可以延長其死緩的考驗期限,視其在延長的死緩考驗期限內的表現,再作處理。我們認為,這種意見的提出缺乏法律依據。如果死緩的考驗期限能夠任意延長的話,那么本法所規定的二年期滿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了。對于既沒有故意犯罪,又沒有悔改表現的死緩犯,應當認為他們還存在著改惡向善的可能性,因此,在二年期滿以后,應當減為無期徒刑。這樣處理,有利于教育感化犯罪分子,為以后的改造奠定一定的基礎。
2.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二年期滿后,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死緩減為有期徒刑,其前提是確有重大立功表現。死緩犯在緩刑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后,應減為無期徒刑,如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二年期滿以后,才能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等嚴重新罪的行為;有人認為,它是指抗拒改造情節惡劣的違反監規行為及又犯新罪的行為;另有人則認為,只要有不認罪服法、妨害其他罪犯改造的行為等,均應視為抗拒改造情節惡劣,。此外,原刑法對于死緩執行期間既無悔改或立功表現又無。抗拒改造情節惡劣表現的罪犯如何處理,未作明文規定。1996年3月17日修改后的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10條,對死緩犯執行死刑的條件作了如是規定: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應當予以減刑,由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無疑,與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相應,本法也應當明確規定死緩犯執行死刑的條件;同時,對于死緩執行期間沒有實行故意犯罪的死緩犯罪,應一律減刑,其中對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減為有期徒刑,其余的應減為無期徒刑。因此,應當正確加以理解,并從嚴掌握。從審判實踐來看,死緩犯確屬故意犯罪應當執行死刑的是極少數。在確定構成故意犯罪時,通常以犯新罪為條件,并結合全案進行分析。只有確實達到故意犯罪的,才能執行死刑。對于那些雖有一般違反監規或者輕微違法犯罪行為,但綜觀全案,尚構不成故意犯罪的,因而不能執行死刑。在死緩執行期間,過失犯罪不構成執行死刑的條件。
本條規定,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這里并無期滿以后的規定,這與死緩裁定減刑必須二年期滿以后是不同的。因此,只要死緩犯在緩期二年執行的期間內,故意犯罪而又查證屬實的,隨時都可以依法核準執行死刑。但是,如果是在緩期工年執行期滿后,尚未裁定減刑前,又犯新罪的,不能視為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故意犯罪,因而不能核準死刑。對這種罪犯,應當依法予以減刑,然后對其所犯新罪另行起訴、審判,作出判決。只有當所犯新罪是依法應當判處死刑的,才能執行死刑。
死緩犯的死刑緩期執行期限是二年,但是,這并不是說故意犯罪的死緩犯只有等到二年期滿以后才能執行死刑。如果死緩犯在死刑緩期執行的二年期限之內故意犯罪,只要經查證屬實的,就可以隨時執行死刑,而不必也不應該等二年期滿。
對死緩犯執行死刑,應當由對其擔負監管任務的監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經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司法廳(局)審核同意后,按照不同的情況,分別由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應當注意的是,對死緩犯執行死刑,必須報請有核準死刑權的人民法院裁定或者核準,而不應當重新起訴,另行判決。
死緩的緩期為2年,如果是在這期間故意犯罪的話,則兩年期滿后就會執行死刑。反之,要是悔罪表現或有立功行為的話,則就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減刑。而具體減刑多少年,則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如果你還有任何疑問,都可以來電咨詢律霸的在線律師。
死緩減刑最低多少年,法律要求有哪些
死緩限制減刑能否假釋 ?
死緩犯限制減刑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上訴狀
2021-01-13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