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就是指職工在上班過程中因工作而受傷,導致身體受損,殘疾等。國家法律規定,單位在經過相信的工傷鑒定后,應按規定給予補償。工傷具體分為多少級呢?又應該如何鑒定工傷等級呢?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大家一一解答,帶您走出困惑。
一、關于傷殘等級,要在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
二、《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四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六條 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和第三十一條規定的工傷待遇。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第三十八條 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以上就是由律霸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如何鑒定工傷的等級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綜上所述,國家對于保護職工利益這一塊還是比較具體的。如果大家仍對工傷這個法律專題感興趣或者存在疑問的,可以登錄律霸網站進行咨詢了解,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在線解答。
如何鑒定工傷等級 ?
個人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限是多久
申請工傷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簽訂地
2021-03-10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1-24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