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依法監視居住能判緩刑嗎
監視居住與最終刑罰是否緩刑并無直接必然聯系,也沒有因果關系,所以兩者無比較的客觀條件。所以,即使之前有被監視居住,在開庭審判的時候,能不能判處緩刑,這還是需要根據案情決定,而并不是必然的。
二、監視居住會被撤銷嗎
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應當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并將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超過法定期限,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解除監視居住要求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審查決定。經審查認為超過法定期限的,經檢察長批準后,解除監視居住;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書面答復申請人。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決定監視居住的,負責執行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法律文書和有關材料,核實被監視居住人后,及時指定被監視居住人住處或者居所所在地派出所執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的,執行監視居住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告知原決定監視居住的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作出解除、變更監視居住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根據原決定機關的決定書解除監視居住。需要解除監視居住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解除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執行機關、被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對于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要求公安機關解除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應當釋放犯罪嫌疑人、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的案件,監視居住期限屆滿十五日前,負責執行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決定監視居住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監視居住期限屆滿前,作出解除監視居住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才能對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監視居住措施,但這與之后的判刑處罰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當然,不管能不能監視居住,這跟之后會不會對嫌疑人、被告人判刑也沒有什么關系。法院審理案件作出判決結果,一切看的是證據,而并非是之前有沒有被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許可申請書時效
2020-11-21醉駕拘役在里受苦嗎
2021-01-14發生人事爭議如何解決
2020-11-18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