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看守所幾天簽逮捕書?
公安機關的拘留和逮捕期限。《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二、適用條件
這一規定要求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這是關于犯罪嚴重程度的規定。基于已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而不是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獨立適用附加刑等輕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罰的,才符合逮捕條件。
3、確有逮捕的必要性
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由于逮捕是最嚴厲的強制措施,只有在確有必要時才可以適用。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兩項條件,但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會的,即無逮捕必要,不應逮捕。2001年8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依法適用逮捕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二項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有逮捕必要”:
(1)可能繼續實施犯罪行為,危害社會的;
(2)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3)可能自殺或者逃跑的;
(4)可能實施打擊報復行為的;
(5)可能有礙其他案件偵查的;
(6)其他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情形。
當發生了犯罪行為后,公安機關是會對犯罪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如果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證據后是可以將其進行逮捕拘留的,這一行為也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犯罪行為的發生,在提出逮捕申請時,也是需要公安機關向檢察院提交相關的證據以及逮捕的理由等材料。
看守所會見需要哪些材料?
去看守所探監和伙食要收費嗎?
看守所和監獄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期租房戶可否申請廉租房
2020-12-21出租車撿到手機不給怎么辦
2021-03-11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