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批捕的案子怎么公訴,還可以進行公訴嗎?
不批捕的案子還可以進行公訴。輕微的刑事案件檢察院不批捕,說明不符合逮捕條件,一樣涉嫌犯罪,不會改變公訴的性質。仍然屬于公訴案件。對于不批捕的情形,檢察機關不會將案件提起公訴。具體情況,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
二、公訴的概念是什么
公訴是指檢察機關對偵查機關(調查機關)偵查終結(調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依法定職權進行審查,決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出庭支持公訴、對刑事判決進行審查,或依法決定不起訴的訴訟活動。
中國人民檢察院對偵查終結的刑事案件經過審查后,確認被告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即由檢察長或檢察員按審判管轄范圍,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公訴是中國檢察機關的法定職權,由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不受其他組織或個人的影響,也不以被害人的意志為轉移。
三、提起公訴的條件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2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時,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犯罪事實是對犯罪嫌疑人正確定罪和處刑的基礎,只有查清犯罪事實,才能正確定罪量刑。因此,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必須首先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這里的“犯罪事實”,是指影響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實,包括:
(1)確定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行為是犯罪,而不是一般違法行為的事實。
(2)確定犯罪嫌疑人是否負刑事責任或者免除刑事責任的事實。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觀狀態(包括故意、過失、動機和目的)、犯罪嫌疑人的年齡、精神狀態等。
(3)確定對犯罪嫌疑人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從重處罰的事實。查清上述各項事實就符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的條件。
實踐中,就具體案件來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確認犯罪事實已經查清:
(1)屬于單一罪行的案件,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已經查清,不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無法查清的;
(2)屬于數個罪行的案件,部分罪行已經查清并符合起訴條件,其他罪行無法查清的;
(3)無法查清作案工具、贓物去向,但有其他證據足以對被告人定罪量刑的;
(4)言詞證據中主要情節一致,只有個別情節不一致且不影響定罪的。對于符合上述第(2)種情況的,應當以已經查清的罪行起訴。因此,對那些并不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則沒有必要查清,司法實踐中那種查清案件的一切事實后才提起公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證據確實、充分。證據是認定犯罪事實的客觀依據。因此,人民檢察院指控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要有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據確實,是對證據質的要求,是指用以證明犯罪事實的每一證據必須是客觀真實存在的事實,同時又是與犯罪事實有內在的聯系,能夠證明案件的事實真相。證據充分,是對證據量的要求,只要一定數量的證據足夠證明犯罪事實,就達到了證據充分性的要求。
證據確實與充分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證據確實必須以證據充分為條件,如果證據不充分,證據確實也無法達到;反之,如果證據不確實,而證據再充分,也不能證明案件真實。因此,證據確實、充分是提起公訴的一個必要條件。
3.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依照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實施了某種犯罪,并非一定要負刑事責任。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有些犯罪行為法定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因此,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還必須排除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依法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就成為對其提起公訴的又一必要條件。
如果是決定不批捕的案件,一樣也是可以進行公訴的。在公訴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同樣需要對于案件進行繼續的審理,這與是否提起送公訴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如果在審理的過程中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證據,也是同樣可以下令決定逮捕的。
提起公訴的條件有哪些 一般不予起訴有幾種情況
公訴的普通程序是什么?
自訴案件公訴案件費用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3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