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批捕或不予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1、以下情形不予逮捕: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2、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較輕,且沒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于逮捕:
(1)犯罪嫌疑人是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現或積極退贓、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3)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4)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刑訴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是行為人自愿、合法,而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二、檢察院不批捕后公安機關怎么做?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102條:“對于人民檢察院決定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在收到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后,應當立即釋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變更強制措施,并將執行回執在收到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后的三日內送達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人民檢察院。”
綜上所述,在整個刑事案件辦案程序中,檢察院起到關鍵作用,拿到從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后,進行審查,符合不予逮捕情形的,會通知公安機關放人。如果需要補充偵查,也應該對犯罪嫌疑人執行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公安機關超期羈押的,檢察院會問責相關辦案人員。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0-12-28公證過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1-01-11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